作為父母的,在對於孩子不管哪個方面都是事事操心,為孩子著想。孩子幾乎是一個家庭所有的重心。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
小琴今年已經3歲了,雖然年紀還很小,但是小琴的媽媽希望小琴可以變得更加獨立
所以媽媽決定讓小琴和父母分開睡覺,單獨睡一個房間。
媽媽為了讓小琴可以快速的適應自己一個人入睡的習慣,並且還擔心小琴睡的不舒服。
在開始實行計劃的前一天,媽媽就給小琴換了兩米的大床,想讓小琴可以自由翻身睡的更舒服一些。小琴睡了幾個晚上過後,醒來總是和媽媽抱怨"很擠"。
媽媽覺得很納悶,便在房間裡裝了監控。
隔天起來,小琴還是抱怨,媽媽想究竟是什麼原因。媽媽調了昨晚的監控影片,看到一幕後,竟然崩潰地哭了起來。
原來每天晚上小琴的奶奶總是在小琴睡著後,偷偷地進房間和小琴一起睡覺,還抱著小琴替小琴蓋被子。
小琴的奶奶患有老年痴呆,在平日裡,媽媽不太喜歡讓小琴和奶奶待在一起,也不喜歡自己的婆婆去接觸小琴。但是透過監控影片,媽媽可以看出婆婆是真的疼愛小琴,對於自己嫌棄婆婆的病,內心覺得愧疚。
在現實生活中,年輕人需要工作賺錢,沒有很多時間照顧孩子。避免不了讓自己的父母幫忙帶孩子,但是往往隔輩帶娃會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那麼老人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注意點以下4個點:1. 生病時別用偏方
很多老人總覺得生活經驗比年輕人豐富,在生活方面總是按照自己的經驗做事情。比如孩子生病的時候,老人總喜歡用偏方來治療孩子,讓孩子吃很多的"民間偏方"。
如果因為老人的錯誤思想而導致孩子誤診了,那麼有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生病的時候,還是要上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2. 讓老人別溺愛
有一句話叫"隔輩親",老人看到自己的孫兒都是忍不住的寵愛的。但是有很多老人容易把寵愛變成溺愛,在生活中,什麼事情都捨不得讓孩子做,這樣子會逐漸導致孩子沒有獨立自理的能力。
有些孩子還會恃寵而驕,容易養成蠻橫傲嬌的性格,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會造成阻礙。
3. 和父母的關係也要保持
因為父母忙碌於工作,孩子和老人接觸的時間比較長。孩子的思維和生活受到爺爺奶奶的影響,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長大後會逐漸和父母的關係變得疏遠。
父母也需要多多陪伴自己的孩子,不能讓孩子缺乏母愛和父愛,這樣子才會養成孩子健全的心態。
4. 不要學習老人的壞習慣
雖然說"人無完人",但是人越老,越像孩子一樣。在老人的身上有很多遺留下來的壞習慣,而且對於自己的壞習慣,老人總是習以為常。如果孩子長期和老人待在一起,會不自覺地模仿老人的行為,同時也養成不好的習慣。
父母應該教導孩子不能學習老人的壞習慣,同時也應該和老人溝通,讓老人加以改之。
孩子不管是老人帶還是父母自己帶,最關鍵地是能正確的引導孩子,畢竟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一生的影響源遠流長,所以作為長輩的對於晚輩的要適度的愛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