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命的誕生,對於全家人來說是一件非常值得開心的事情。但是在開心之餘,在照顧孩子方面對於很多新手爸媽來說,有點無從下手,總會因為經驗不足而導致一些問題的發生。
小葉是一位90後的新手媽媽,她有一個5歲的女兒,非常地可愛。平時女兒屬於那種比較安靜乖巧的性格,但是女兒最近有點異常,總是喊"屁屁疼"。
一開始小葉也沒多在意,以為是女兒可能是坐在地板上玩或者哪裡磕到了。
過了幾天,女兒又說"屁屁疼",小葉這才不放心,脫掉女兒的褲子檢查了一下,原來是女兒的私處有點發紅,一小顆的疙瘩。小葉對於這方面也沒有經驗,便詢問了婆婆,女兒是什麼情況。
婆婆告訴小葉,煮點艾草水給女兒擦拭慢慢就會好了,小葉照著婆婆的說法做了。但是女兒的情況並沒有緩解,女兒說疼的次數越來越頻繁。
小葉這才急忙把女兒送到醫院做檢查,做完檢查後,醫生和小葉說了一句:真是不配當母親!
原來因為自己平時在生活上不注意衛生而導致的,因為平時小葉總是把孩子的衣服和大人的衣服一起放在洗衣機裡洗,導致交叉感染。
因為沒有及時的得到治療,女兒需要住院觀察。
小葉對此後悔不已。
孩子在幼兒時身體不舒服或者有什麼需求的時候,透過語言沒辦法清楚的表達時,父母應該多注意孩子的動向,瞭解孩子的訴求,避免發生讓人後悔的事情。
因為大家都是第一次當父母,可能面對孩子的問題上往往都是不知所措。
新手爸媽如果在育兒方面有什麼不懂的地方應該怎麼做呢?1. 多學習
人都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進步的,尤其現在的資訊傳遞很便捷,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育兒書,新手爸媽對於育兒方面的疑問,可以透過書籍來學習解決問題。
教育孩子和照顧孩子都需要很大的耐心,新手爸媽應該在多學習知識應對生活中會遇到的育兒問題。
2. 問老人
年輕人自己沒有經驗,在育兒方面不妨多問問老人的建議,畢竟老人是過來人,對於孩子的一些表現,他們能清楚地瞭解到孩子想要的東西。
年輕人平時多和老人溝通,交流如何照顧好孩子,直接問自己家的老人,對於獲取資訊的速度會相對快一些,也能更快地找到解決的辦法。
3. 問醫生
醫生具備專業性的知識,比如孩子生病了,醫生可以根據專業的知識和專業的儀器,明確地知道孩子的問題。
如果孩子出現什麼身體不適的時候,父母不要自作主張對孩子進行治療。應該把孩子帶到醫院,問醫生病因是什麼吃,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4. 不要自以為是
有些年輕的父母可能會覺得自己受過高等的教育,或者自認為自己非常聰明。在關於教育孩子方面總要特立獨行自己的一套,往往有時候就會耽誤到孩子。
作為新手爸媽不要自以為是,凡事多學多聽多問,不要讓自己的自以為是,而害了孩子一輩子。
生兒容易養兒難,從孩子襁褓落地到牙牙學語再到成長成人,父母在孩子的身上需要花費很大的心血。當一個好的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當你當好了父母,絕對是一件值得驕傲和等待奇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