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國的傳統習慣,孩子出生以後都是隨父姓。但隨著女性爭取平權的熱潮高漲,要求孩子隨母姓的呼聲也越來越多。
孩子的“冠姓權”已經成為網友們熱議的一個話題。但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孩子隨母姓仍受到重重阻礙,比如長輩不同意,有可能引發家庭矛盾,甚至導致家庭分裂等。
不過也有一種情況,孩子隨母姓得到全家的一致同意,其原因是母親的姓氏太罕見,由此獲得了寶寶的冠姓權。
媽媽姓氏太“罕見”,全家同意讓娃“隨母姓”一些姓氏常見的父母,比如“黃、王、李、趙”等,大多希望給孩子取一個“獨特”的名字。但有時候“用力過猛”反而令孩子的名字顯得太“奇葩”。
然而,對於一些姓氏罕見的父母來說,姓氏已經夠特別了,不需要花費太多心思給孩子取名字,比如這位姓“第五”的寶媽。
沒錯,就是數字一二三四五的“第五”。其實古時候,從“第一”到“第八”都是姓氏,翻開《百家姓》最後一頁,就能清楚地看到“第五言服、百家姓終”這8個大字。
然而傳承至今,這個姓氏的人數已經越來越少了,主要分佈在我國陝西、甘肅的一些村落。據當地的戶籍資料統計,人數不到5千人。
當這位第五女士生下寶寶之後,家裡人本來也是想讓孩子隨父姓,但怎麼取名字都不滿意。於是,寶爸建議不如讓孩子隨母姓,不僅足夠特別,而且也有利於姓氏的傳承。
沒想到家裡人都比較開明,這個建議很快就得到了全家人的認可。最後,寶媽思前想後為孩子取名為“第五月”。
雖然只是一個常見的“月”字,但和姓氏搭配起來,卻擁有了特別的含義。
因為孩子出生在五月份,名字與孩子的出生日期正好相符,也能夠給人留下比較深刻的第一印象。對於孩子的名字,全家人都讚不絕口。
孩子隨父姓還是隨母姓,視家庭情況而定隨著二胎的開放,很多父母開始轉變觀念,二胎隨母姓也逐漸成為一種新潮流。很多家長都比較開明,無論孩子跟誰姓,家裡都很和諧有愛。
比如金莎和父親上節目的時候,金莎爸爸自我介紹說:“我姓吳。”頓時有主持人覺得很尷尬,女兒竟然不跟父親姓。然而,金莎爸爸坦然地表示:“我不尷尬。”
原來金莎是隨母姓,後來她迴應稱自己的母親喜歡一句詩:“金沙水拍雲崖暖”,而且父親老家門前有一個“金沙塔”。因此,父母給她取了這樣一個意義特別的名字。
這說明金莎父母的觀念都比較開明,並不在意孩子隨父姓還是隨母姓,不但體現了父母之間的恩愛,對孩子的三觀教育也很正確。
由此可見,孩子隨父姓還是隨母姓,視家庭情況而定。當母親擁有一個像是“第五”這樣罕見的姓氏時,讓孩子“隨母姓”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將其傳承下去非常有意義。
名字作為長輩送給孩子的“禮物”,會陪伴孩子的一生,家長在為孩子取名時需要考慮周全,避免許多常出現的問題。
家長為孩子取名需考慮周全,含義深刻為佳注意諧音問題子騰,多麼好聽的名字,偏偏姓“杜”;
巔峰,多麼霸氣的名字,偏偏姓“楊”;
初墨,多麼文藝的名字,偏偏姓“熊”……
我們在網路上常常聽到有人調侃這樣的段子,或許你心裡會想著:“怎麼會有這麼笨的家長,給孩子取這樣搞怪的名字!”
然而,這種名字諧音的例子在生活中還真不少。父母給孩子取名字時疏忽大意,就容易鬧笑話。比如有位家長給雙胞胎孩子取名“付卿、付煌”,老師上課從來不敢點他們的名字。
不要取生僻字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的名字獨一無二,翻了好久的字典,找出幾個不常見的生僻字,還沾沾自喜:“這個名字肯定不容易撞名了!”
然而名字在生活中用途廣泛,不僅是與人認識、交友需要,填資料、報考、出行等等方面都需要用到名字。如果名字裡面含有生僻字,電腦很有可能識別不出來,耽誤了重要的事情。
比如有一位家長給孩子取的名字,裡面含有一個生僻字,如下圖。電腦裡打不出來,差點導致女兒保不了研。母親悔不當初,幾經奔走才解決了孩子的名字問題。
賦予豐富含義家長在為孩子取名時不要太隨意,將自己的對孩子的期待,或者將某些富有紀念意義的事情融入到孩子的名字中,都是不錯的選擇。
比如有位姓“程”的家長為孩子取名“程萬里”,取自“鵬程萬里”這一成語,寓意是希望孩子將來有遠大前途。
所謂“人如其名”,一個好的名字會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為孩子的人際交往提供助力。名字中還蘊含了父母對孩子的殷切期望,可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0-6歲育兒經#
每日話題: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罕見的姓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