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你一定聽過很多次這樣的話:
為了你,媽媽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所以你要好好學習啊!
爸爸這輩子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不要讓我失望啊!
辛辛苦苦把你養大,現在翅膀硬了,我的話都不聽了是吧!
我是你媽,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啊!
當孩子聽到這些話時,他們是怎麼想的呢?
曾經有個學員對我說:
我媽經常讓我好好學習,她說我是她的一切,為了我她可以做任何事情。有的時候,我就會想,是不是我不學習了,媽媽就不會這麼累了,每當我學習的時候,我就感受到了來自媽媽的枷鎖。
所謂的“為你好”、“為了你再苦再累都值得”,其實都是父母對孩子的一種道德綁架。
在這些父母的潛意識中:你做不好就是對不起我,你不做就是不孝。
01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附屬品
曾經看過一個笑話:
一個孩子因成績不好,被媽媽罵笨鳥。
孩子不服氣地說:“世上笨鳥有三種,一種是先飛的,一種是嫌累不飛的.........”
媽媽問:“那第三種呢?”
孩子說:“這種最討厭,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有的父母喜歡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就是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孩子就是自己的附屬品。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應該知道,學習本身是一件很純粹的事情,孩子學習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他們有權力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生,喜歡的職業,而不是套著“為你好”的枷鎖,過你們想讓他過的人生。
02
套上枷鎖的人生會有哪些危害
很多家長用愛的名義操控孩子,是因為孩子不聽他的,沒有辦法,只能用道德綁架這一招。
他們認為,利用孩子的負罪感,就能好好學習,其實這是錯誤的。
內疚感,確實會比和孩子講道理、責罵孩子,更容易促進孩子去學習,去達成父母的期待,但是其危害也是很大的。
1、會讓孩子變得有攻擊性
如果孩子按照父母的意願去做了,但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他們可能會自暴自棄,並且因為內疚感產生自我懷疑。
更嚴重的孩子,會因為想擺脫父母給自己的枷鎖而變得叛逆且有攻擊性。
2、增加孩子的壓力
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源於父母的期待,父母給的枷鎖。本來競爭就夠激烈了,如果父母給孩子施加太多的壓力,很有可能導致孩子最終走向極端。
因為考試考砸而輕生的例子不在少數。
3、不利於親子關係
這種教育方式從側面表現了父母的無能和不成熟,父母對孩子的付出不是心甘情願的,而是渴望有回報的。
長期處於在這種關係下,孩子會有牴觸心理,而父母也會因為孩子不聽話,而變得焦慮、暴躁,親子間的矛盾無法化解。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附屬品,請不要再以“愛”的名義操控孩子。
高階成長規劃師
從事教育行業13年
同時也是2個孩子的媽媽
大兒子四年級,小女兒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