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有人說,家庭最好的狀態就是彼此成就,共同成長,對此我深信不疑,如今看到兒子從一個叛逆、沉迷網路的大男孩,蛻變成今天這個充滿正能量的積極少年,我心裡篤定:這就是我在家庭中最大的“戰利品”吧?

大戰一觸即發

幾乎每天從睜開眼睛開始,我們和青春期兒子的較勁已經開始了。

“早上必須要吃的營養,不要在外面買那些垃圾食品吃!”

結果,炸雞、可樂、辣條什麼不乾淨就吃什麼。

“天氣變涼了,這件外套你出門穿著!”

兒子卻還是喜歡那件破爛的薄T恤,他可不管外面降了多少度。

“趕緊寫作業,不要再玩了!”

但是回覆永遠是“最後一把”,拖到最後再應付差事。

我們你一言我一語,一腔高過一腔,兩人都弄得面紅耳赤。

後來我發現這個真相:青春期的孩子,你越禁止,他就越和你反著來。

生活習慣不好我也就認了,但是步入初中後,他的學習習慣也是越來越差,愛玩遊戲,一點學習積極性都沒有,每天不幹正經事。

我和爸爸是經商的,兒子小學3年級的時候,我們把兒子接到身邊教育了。那之前,兒子被爺爺奶奶捧在手心裡,寵愛有加。

剛接回來的時候,他沒有一點規則意識,所以當時他在我眼裡就是一個問題孩子,而我要做的就是扳正兒子身上偏差行為

我當時鉚足了勁,把焦點都集中在孩子的缺點上,並第一時間進行糾正,當時無知的我並不知道,我的做法給以後兒子的成長和整個家庭生態都帶來了“隱患”。

所以,一進入青春期,所有暗藏的矛盾全部都被引爆了。

初一下學期,他的成績從入學測驗時全班第12名,掉到了第30名,曾經擅長的數學科目,也會經常因為馬虎、不仔細而丟分。

一到週末,他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戴著耳機罵罵咧咧的和朋友打遊戲。別說催他寫作業了,就是讓他吃飯,我們都要費好大勁。

你非要把那句最難聽的話留給我嗎?

有一次週末,全家人要去一場家庭聚餐,所以前一天告知兒子,然而中午把孩子從床上叫起來,誰知他煩躁的回了一句:“無聊,不去。”我聽了,一股內傷憋著,心裡超級窩火,忍著說:“今天的聚會很重要,必須要去!你趕緊收拾收拾”,說完我就出去了。

然而,等了他很久,他在房間還是沒有動靜,爸爸等得不耐煩,衝到房間門口想要開門,結果發現兒子竟然把門反鎖了!

爸爸一下子沒忍住火氣,瘋狂砸門,並嘶吼:“趕緊給我開門,真是沒把我們大人放在眼裡,今天我不會再像媽媽一樣慣著你了!”

我在客廳聽到砸門聲被嚇了一跳,趕忙跑過去,發現爸爸怒氣衝衝,一股要好好教訓一把兒子的架勢。我當時也很生氣,所以就沒有攔著爸爸,心想:兒子太過分了,是該好好收拾收拾!

突然,門被踹開了,這個時候我和爸爸內心已經火山爆發了,然而進來的第一眼,看到兒子還是窩在床上看著手機,我們忍不住動了手。

推推搡搡中,爸爸打了兒子身體好幾下,兒子一邊躲一邊哭,最後,爸爸抓住兒子,揚起手就像給兒子一巴掌,我看架勢不對,打哪兒也不能臉呀,所以立刻抓住了老公的手,推了一把兒子。

兒子癱坐在地上,兩眼淚汪汪但卻兇狠的瞪著爸爸:“你打啊,打死我算了,我也不想活了!”

兒子的眼淚和那句“不想活了”,讓我內心受到震顫,當時我身體忍不住顫動,腦子一片空白,自責、後悔、難過、傷心、擔心、不知所措。

方法變,結果大不同

自此之後,爸爸行動上徹底放棄了對兒子的管教,他看向兒子的眼神也變成“怒其不爭”,整個家庭氛圍看似表面平靜,實則稍有風浪就會變得波濤洶湧。

學習方面,兒子也越來越走下坡路,自甘墮落,甚至有時候直接睡過考試。

看著原本生命力滿滿的兒子,肉眼可見地越來越封閉自己了,我痛下決心一定要改變這種狀態,為了兒子的身心健康,也為了整個家庭。

我去看教育的理論,去買教育的書籍,瞭解李玫瑾,瞭解尹建莉,然而我東看點西看點,真到要用的時候,還是有種深深的無力感,畏手畏腳,不知所措,管教也不聽,放任就玩一天的遊戲。

帶著迷茫,無意間我遇到了“引爆孩子學習力父母訓練營”課程。

說實話,那時候我有點病急亂投醫,但是黃老師的一句話讓我醍醐灌頂:“要給孩子帶來好的改變,首先要改變我自己!面對青春期孩子,以昨日之法教今天的孩子,我們將剝奪孩子的明天。”

一直以來,我們和兒子充滿爭吵,把家裡搞得雞飛狗跳,卻不知道我們這是砍掉了孩子的安全感。

一直以來,我們會時不時地打罵孩子,讓他經常流淚傷心,卻不知道我們正在刺傷孩子的自尊心。

......

跟著課程,不斷地反省,我把自己犯的錯誤一字一句的寫出來,邊寫邊哭,那一刻我才知道:我和爸爸一直給孩子的是指責和拒絕,還指望孩子自信、積極、有擔當。

決定“洗心革面”的我,堅持每天聽黃老師的乾貨,我也總算明白了兒子“厭學”表象的背後有主要三個原因:

1,家長教育方法不當

厭學,討厭的只是被強制學習的這個過程。

曾經,我不斷的給孩子下命令,譬如“不好好學習,你將來就會如何任何”,我還會不經兒子的同意,給他報很多輔導班,只聚焦於孩子的成績,根本沒有真正關心孩子的心裡狀態。

2,內驅力

孩子的每個行為或顯性或隱性都有一個支撐力量,就是動力和動機。

家長只有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支撐點是什麼,才能精準幫助和引導孩子。

3,自我認知錯誤

青春期的自我認知是不斷推翻曾經自以為的樣子,重新梳理成長片段,思索“自己究竟是誰”的問題,如果家長做得好,不斷給孩子正向引導,那麼孩子必然會成長很快。

類似的乾貨還有很多很多,除此之外,很多行之有效的實踐方法也讓我大開眼界。

所以,慢慢的隨著我不斷的吸收和成長,我已經基本能做到:

1,尊重孩子,激發他內心的熱忱;

2,關注孩子的心裡,就像個關注孩子的成績一樣;

3,對兒子正向鼓勵,能夠讀懂兒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並強化他的目標意識

大約過了一個月,兒子的行為讓我意識到他真的改變了。

那是一次考試前,他一如反常的把電腦的線拔了,並放到我的房間,跟我說:“媽媽,你先替我保管一下。”

我當時又驚又喜,就問他:“為啥呀兒子,媽媽相信你能自己控制遊戲的時間的,所以不用放到媽媽的房間來。”

沒有想到兒子竟然說:“馬上考試了,我這次考試想考好一點。”

兒子的這句話溫暖了我的心,我隨即想到這是一個機會視窗,於是我主動提出和兒子聊一聊。

這次談心,我適當的採用啟發式提問,傾聽了很多兒子的內心想法,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兒子其實很羨慕那些成績好的孩子,他的內心也很自卑。

後來,兒子的改變接踵而至,甚至有時候週末早早起床能聽到他大聲背誦單詞的聲音。

那次考試,毋庸置疑兒子的努力取得了回報,他的成績進步了很多,就連班主任都感到意外,誇了兒子很久。

看到以前家庭的陰霾被一掃而光,看到兒子的點滴進步,我和爸爸都醒悟:教育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課,能否“應試過關”,要用一輩子去學習。

走過了這段至暗的時光,我由衷感激自己,感激自己找對了方法,幫助兒子走回了正軌。

在訓練營裡,和我一樣,在痛苦中解放,重燃家族希望的父母,其實有很多,她們也很樂意分享自己的蛻變經歷:

來自武漢的張媽媽激動地和我們反饋:“孩子變化極大,就像換了個人,學習熱情擋也擋不住!”

上海的何媽媽也在群裡說:“孩子願意放下手機,不再激烈對抗。”

蘇州的趙媽媽在學習之後,不再焦慮,不再盯著孩子,孩子的作業速度提升一大截,親子關係也變得更加親密了!

杭州的李媽媽非常激動地和我們說:“我幫兒子找到了最初的夢想,有了目標的兒子,動力十足!”

來自泉州的周媽媽說:“孩子變得學習主動了,不再亂髮脾氣,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好,感覺非常好!

還有媽媽非常高興地和我們反饋說:“這段時間,孩子看到我在改變,他也在努力改變,對學習越來越有動力,自己也越來越自信!兒子特別喜歡老師!”

除此之外,在這裡成長、改變,繼而幫助孩子成長,讓孩子學習更有動力、有目標的家長還有很多很多。

我們採用訓練營的模式,就好比給你配了一個隨身教練!

>>有人給你制定練習計劃,每天陪伴你一起實踐;

>>你能看到教練怎麼點評不同人的動作,以此來糾正自己;

>>練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也能得到反饋指導;

>>還有很多夥伴家長一起互相支援、打氣,不再孤軍奮戰!

事實上,哪有教不了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只要稍下功夫,就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別人家的孩子”!

學習,就是成長為一個更好的父母的有效途徑!

2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孕期胎教這樣做,寶寶出生以後會更聰明,這才是真的贏在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