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記錄下今天的這段對話,是因為孩子的這個問題,引起了我許多的思考。孩子為什麼會問這樣一個問題。
還記得他今天也問了我類似的問題,他問:“媽媽,中國在哪兒啊?”
因為我平時又給他拼世界地圖還有中國地圖,所以我說到:“小範圍來說,中國在亞洲,再大一點,中國在地球上,再大一點,中國在太陽系,再大一點,中國在銀河系。”“媽媽,再大一點呢?”“再大一點就是無限的宇宙空間,媽媽也不知道有多大。”
他停頓了一會兒,然後問到:“媽媽,地球在哪個水裡?”我重複了他的問題,與水相關的,我只能從他所瞭解的北冰洋等角度去回答,我把問題推給了娃爸爸,”中國在太平洋附近。“我補充了下:”還有印度洋。“他似懂非懂地聽了,然後注意力又跳轉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了。
從我所瞭解的有限的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知識,懋懋現在是處於前運算階段(來自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知覺集中傾向,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義,泛靈論。但是我所觀察到的他的一些行為,卻並非如此。比如今天去上廁所的時候,他說到:”媽媽,女右男左。“我本想說應該是什麼的,但是我自己唸了一遍他所說的,慶幸我沒反駁他,我說:”嗯,你說得對。“他解釋到:”媽媽,反過來唸也是一樣的。“我鼓勵到:”哇塞,是的耶,這麼厲害,知道反過來唸了耶。“他笑得非常的開心。
又得追溯到帶他去吃腸粉,桌面上放著醬油,醋等。他已經知道桌子上的東西是什麼。但是可能分得不是特別清楚。那天,他說到:”媽媽,我還要加點油。“我很奇怪,為什麼要加油,我看到他眼睛看著桌上黑黑的瓶子,我猜測他是指醬油,於是我跟他說,那個不是油哦,是醬油。他說到:“哈哈,油醬。媽媽我覺得是油醬。”“好吧,你要叫他油醬也行。那醋反過來怎麼說。“”不知道。“他一臉懵。我突然反應過來,醋是單個字。於是我靈機一動,”懋懋,腸粉反過來怎麼說?“”啊,不知道。“我笑了,解釋道:”腸粉反過來就是粉腸啊。“(粉腸在廣東話裡面是一句罵人的話,我說完才意識到)。他聽我一說便重複念著,粉腸,粉腸。.
總結這幾天的對話,我發現孩子思考的問題越來越有意思了。以前他關注的點可能是外界不斷變化的人和物,關注的是不斷更新的玩具,關注的是可以看到,摸到的的東西。但是最近似乎他關注的問題越來越有結構。不再是單一的個體事物,而是許多的事物所組成的一個小小世界,他會關注這個小小世界裡面的每一樣東西。他的記憶越來越場景化。或許在他的內心,也有一個小小的世界。他的世界不再只有媽媽,爸爸,玩具。而是玩具的一家,動物的一家,他所在的家。原來,認知是這樣變化的。我很欣慰我可以陪伴他走向更大的世界,去探索未知。
養育孩子,其實不只是孩子在成長,父母也從孩子的成長中看到學習到很多。今天去開家長會,上樓梯的時候我習慣性的拉著他的手並排上樓梯,走了一層之後,他突然意識過來,提醒我到:”媽媽,那邊是下樓的人走的,我們走這邊。“然後他拉著我的手,靠向右邊最裡面,儘可能給我騰出多的位置,然後我們一起走上三樓。那一瞬間,我感受到孩子長大了。以後我拉著他的手領他走的機會會越來越少,而他拉著我手走的機會將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