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意識到孩子是獨立地學習的,而不是被聚在一起學習的;他們學習是出於興趣和好奇心,而不是為了取悅或者滿足掌控局面的成年人;他們應該掌握自己的學習,自己決定想要學什麼,想要怎麼學。所以不要以大人的思維來看待孩子,孩子是這樣學習的。
不要以大人的思維來看待孩子孩子是這樣學習的
[美]約翰·霍特/著
孩子是充滿求知慾的,他想理解事物,發現事物是如何運作,想要獲得能力,能夠掌握他自己和周圍的環境,能夠做他看到其他人做的事情。他是開放的、善於接受的、非常敏銳的。他不會把自己關在陌生、混亂、複雜的世界之外,他近距離地、機靈地觀察這個世界,努力把它全部吸收進來。他是試驗性的,他不僅僅是觀察周圍的世界,還品嚐它、觸控它、掂量它、彎曲它、打破它。為了發現現實是如何運轉的,他不斷努力。他很勇敢,不怕犯錯誤,也很有耐心,能忍受大量的不確定、混亂、無知和懸而未決。在任何新狀況中,他沒有必要馬上就獲得意義。他願意也能夠等到意義自動跑到他面前,哪怕它來得很慢,而通常來得都很慢。 有一種極其錯誤的說法,說孩子為了學習,必須要先能夠忍受“延遲迴報”,也就是說,必須願意學習無用、無意義的東西,只因為有那麼一點微弱的可能性——以後他們或許會利用到這些東西。孩子們想要學習現實的東西是他們自己的願望和決心,不是將來去學,而是現在就要學,這給了他們求知慾、精力、決心和耐心去學習所有他們想要學習的東西。
而且,孩子大多數的學習都出於突然的激情和熱心。孩子們很少按照學校給他們制定的那種緩慢、穩定的學習計劃來學習,除了那些無法透過其他方法學習的身體技能。他們更可能是對某個特別的興趣保持一段時間的、渴求的好奇心,閱讀、寫作、討論、提問有關內容,一天幾個小時,或者一連好多天。然後他們可能會突然失去興趣,轉向完全不同的事情,或者有那麼一段時間看起來好像根本沒有任何興趣。這通常表明對於那個主題,他們已經獲得了所有他們能夠吸收的資訊,需要從另一個不同的角度探索世界,或者可能只是把已經知道的知識鞏固得更牢一些。
在說話、閱讀、寫作以及其他很多事情中,孩子完全能夠注意到他們犯的大多數錯誤,並且糾正它們,只要沒有人催促他們或者沒有被迫感到羞愧或者害怕。開始的時候,他們容易把這些錯誤看成事情是以不同的方式完成的,而不會認為事情做錯了,或者做得不好。
我們必須意識到孩子是獨立地學習的,而不是被聚在一起學習的;他們學習是出於興趣和好奇心,而不是為了取悅或者滿足掌控局面的成年人;他們應該掌握自己的學習,自己決定想要學什麼,想要怎麼學。對於這樣的看法,有以下兩種反應:
第一種反應經常是這樣表達的:“你是不是要孩子完全自主地發現和重新創造人類的整個歷史?”認為這個問題很愚蠢、拒絕理睬它,這樣做很容易,只是有這麼多聰明、認真的人在問這個問題,我必須說幾句。使他們犯錯誤的是單詞“發現”,他們的反應好像這個詞是“發明”——第一次發現——一樣。但這不是我的意思,也不是任何教育者在討論讓孩子自己發現事情時指的意思。我們並不要求或者期望孩子從零開始發明輪子。他沒有必要這麼做,輪子已經被髮明瞭,它就在那兒,就在他面前。我所說的是為了讓孩子知道輪子,我們沒有必要告訴他輪子是什麼,輪子是幹什麼用的。他能夠用他自己的方式、在他自己的時間裡自己想出來。同樣,他也沒有必要發明電燈泡、飛機、內燃機,或者法律、政府、藝術、音樂等。這些東西也都已經被髮明出來了,就在那裡。整個文明都已經在那裡。我主張的是孩子應該用他自己的方式自由地探索和理解這個文明。這就是我希望他做到的額“發現”,一個他完全能夠做到的發現。
第二種反應經常這樣表達:“不是有些事情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嗎?確保讓孩子知道這些事情不是我們的工作嗎?”這個論點可以從多方面來進行反駁。懂得如何閱讀在任何證據能證明任何知識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需的。可能很有用,可能很方便,但是必需嗎?不。而且認為某個知識是必需的那些人,他們自己也無法在哪門知識是必需的這個問題上取得一致意見。根據知識的發展速度,孩子們現在學習的東西在20年後很可能就會過時了,這種可能性比起我學生時代學習的東西現在已經過時的可能性還要大。 人類是會思考和學習的。我們不需要透過哄騙、賄賂或者恐嚇去“推動”孩子學習。我們需要做的——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盡我們所能地把這個世界帶到學校和教室,給孩子們需要的及他們要求的幫助和指導,然後就走開。我們要相信他們能做好餘下的事情。
文字摘自《孩子是如何學習的》,僅作分享,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