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來自馬丁教授的調查表明:幾乎90%在品質、意識和智力方面有傑出表現的人,在自己的童年或少年時期都受到過來自親人的積極的暗示,最多來自母親,有的來自父親、老師、祖父母等等。
作為家長自己要保持愉快的情緒,用欣賞的態度看待孩子,讓孩子能感到自身存在的價值,自信也就油然而生。
其次,當孩子情緒不佳時,家長需多給予積極的暗示,如:你蠻有毅力呀、你看起來精神狀態不錯呀等。
避免消極的暗示,如:我為你操碎了心、你為什麼不爭口氣等,這種交流的後果無疑讓孩子陷入自卑,走進“終止感受”的誤區。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表現出某一方面的好品格,你就在哪方面讚揚他,將他的優點放大、昇華,讓他的缺點在優點的發揚中克服掉。
讓他充滿自尊地健康成長。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充滿信心,多說:“你一定行!”、“你真棒!”、“我相信你一定慢慢好起來的!”
敢說:“你是天才!”多用鼓勵、信任的眼神看孩子,相信孩子的處理事情的能力,堅信他一定能克服困難……多給孩子積極的暗示,永遠別對你的孩子失去信心,孩子會在你的信心之下獲得自信。
他會比你所期望的還要優秀。
無數事例告訴我們,為孩子樹立短期目標是提高孩子學習成績極其有效果的做法。
無論是哪一方面,引導孩子自我設定長期、中期、短期目標。
並列出每專案標需要具備的條件,然後分析孩子的長短處並計劃如何訓練,將目標階段化,這樣才能夠由目標逐步落實到任務。
山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楊小微教授認為,有目標感對孩子的成長十分必要。
家長和老師需要多考慮不同孩子的需求,鼓勵他們制定短期目標,幫助他們培養目標感,這樣短期目標都可以成為孩子給自己設立的里程碑。
當孩子體會到願望實現的樂趣,就會主動制定更多目標,繼而自覺建立起長期目標,這樣產生的理想更貼近孩子自己的需求。
#家庭教育#
#育兒#
#親子教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