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一、前言

每個人生孩子的目的都不一樣,有人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人是為了體驗當父母的感覺,更有人純粹是因為喜歡孩子......

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有人願意生孩子,就會有人不願意生孩子。願意生孩子是人家的自由,而不願意生孩子也是如此。

現在孩子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是甜蜜的負擔,所以有部分人選擇了不要孩子。而我的堂弟也是其中的一個。

二、父母質問:你不生孩子誰給你養老?兒子回:我連給你養老的能力都沒有

堂弟在長輩的眼裡是個特立獨行的人,因為他和他的妻子是丁克一族,他們在婚前就已經協商好婚後不會要孩子的。但他們的這個決定遭到了嬸嬸的強烈反對。

堂弟並不是家裡的獨子,在他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哥哥已經完成了結婚生子的過程。所以嬸嬸現在操心的不是大兒子,而是堂弟這個小兒子和小兒媳婦。

嬸嬸一開始從堂弟處說不通,便把目光轉向了兒媳婦,她說了很多的大道理,說不生孩子會影響家庭幸福之類的。但兒媳婦一句“我只聽老公的話”就把嬸嬸給噎住了。

嬸嬸不止一次質問堂弟:你不生孩子誰給你養老?對此堂弟的回答是:我連給你養老的能力可能都沒有。堂弟連自己有沒有能力給父母養老都不知道,難道他還能指望他的孩子給他養老嗎?

養孩子並不意味著就能給父母養老,父母和孩子在本質上不是彼此依附的關係,“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已經是最好結局,不會有再多的指望了。

嬸嬸並不死心,甚至她還做過把堂弟抽屜裡的避孕套用針戳穿的事情,但嬸嬸不知道的是,堂弟已經做了結紮手術,他們不要孩子的決心在他去醫院的時候就已經成定局了。

嬸嬸試圖給堂弟和他媳婦洗腦:“別人想生都生不了,而你們能生卻不願意生,一點都沒有社會責任”等話來道德綁架他們,最後卻是無疾而終。

對於嬸嬸的很多舉動,堂弟和老婆都是知情的,只是他們懶得理會罷了。他們明白要改變父母的想法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但父母想要改變堂弟他們倆的想法也是非常難的事情。

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大家都僵持著,只要不涉及到孩子的事情,雙方就可以很愉快地相處。幸好堂弟夫妻倆都是在外面工作為主,一年就回家一次而已。

最近還聽說堂弟和他媳婦準備買房了,兩人一直在工作,工資也不低,也沒有孩子要花錢,所以存了不少錢。我想堂弟夫妻倆之所以要買房,很大原因是不想天天聽父母的嘮叨。

堂弟他們夫妻倆不想生孩子其實是在對孩子負責,因為他們不喜歡孩子,所以乾脆一刀砍斷自己和孩子的緣分,免得以後不喜歡孩子而虧待孩子。

相信作為丁克夫妻的堂弟兩口子,他們早在做下這個決定的時候,已經考慮清楚了。若非不是他們不想要,又有誰能阻止得了他們呢?同樣,當他們下定決心不要孩子,那誰也勸不了他們。

當你有足夠的能力去讓自己活得更好時,孩子也就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畢竟我們活著都是為自己而活,自己活得開心才是最重要的,至於孩子並不是必需品,得之我幸,沒有也不強求。

三、結語

魯迅曾經說過:“生了孩子,還要想怎樣教育,才能使這生下來的孩子,將來成一個完全的人。”

所以,孩子並不是生下來就可以了,還要想如何去把這個孩子教育好,讓他不至於成為社會的壓力,我們現在生孩子也不是為了給自己養老,而是為了讓孩子陪著我們走一段路,讓我們的人生更加完整。

但是,並不是說不願意生孩子就是不完整的,這只是夫妻的個人選擇。希望每個父母都是因為想要孩子才選擇生孩子,而不是長輩逼著才選擇生孩子,這樣對自己對孩子都不好。

5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寶寶提高免疫力,除了飲食還要注意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