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作者 | 媽隊

最近,微博上的一個影片,看得氣冒三丈!

一名5歲男童在公交車上“吊臂”,司機勸阻,媽媽估計平時很寵兒子,看到兒子被罵立即回懟司機多管閒事:“我兒子就要這麼吊!”

身為媽媽的,面對孩子做錯事情不僅沒有管束兒子,反而縱容他無法無天行事?

很難保證,她兒子長大後會不會變成一個霸道橫行的人。

這也讓我想起一則新聞,一家三口逛商場,媽媽在試衣服,女孩因為不耐煩吵著離開買東西吃。

但因為被拒絕,女孩立馬來了脾氣,抬腳朝媽媽一直狠狠踢去……媽媽卻任由孩子撒野,沒有制止管束的意思。

但幸運的是,與前一個事件不同,這個家庭裡還有她爸爸管教她。

她爸爸看不過眼,以牙還牙給了孩子一腳。女孩受到教訓,立馬停止了不良行為。

否則,如果父母倆人都不管教孩子,難保以後會不會成為刁蠻任性的人。

這兩件事讓我清楚明白到:“好好管教”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正如《管教的勇氣》的一句話:

教養孩子最幸運的事情就是,小時給他“扎針”,長大給他翅膀!最怕小時候沒管教,長大後翅膀硬了,想管卻管不住。

管教是有期限的,小時候不好好管教,等到孩子長大,再想管也管不聽了。

青春期以前是教育的關鍵,之前沒去管、管不好的,之後養成壞毛病就無法醫治了。

這也是為什麼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特別難教的原因,這是因為小時候被慣養的毛病全都跑出來了。

加上,青春期孩子的獨立意識特別強,這時候再管教,可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

就像孩子學跳舞,從小學起基本功最紮實,筋骨柔軟可塑性強要及時塑性,不能等到枝粗條硬再去矯正,不僅耗費時力,還可能會受傷得不償失。

在管教孩子上,必須狠心。

就像朋友的女兒,總喜歡睡前吃零食,吵著不睡覺。

於是,朋友便狠下心不理她,任由她不睡覺,也沒收了零食,一個星期都不準吃。

女兒困得不得了便睡了,因為吵鬧到很晚,第二天在課堂上睡著了被老師懲罰。

但讓人驚喜的是,經過幾次這樣的吵鬧,女兒為了有零食吃,也為了第二天精神狀態更好,學會了自覺地早早睡覺。

讓孩子知道這才是懂規矩的行為,慢慢地養成習慣,懂得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毀掉一個孩子多容易?不管他!

教育家馬卡連科說:“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為“不懲罰”買單的,永遠是孩子。

今天,你捨不得管教孩子,總有一天,會有人替你教育孩子。

記得四川一輛公交車上,一位7歲小男孩,站在車廂中間,用腳踢了3下對面座位上的男子。

男子突然站起身來,一把抓住男孩摔倒在地,還狠狠地踩了男孩頭部3腳。

父母不忍心管教孩子,卻眼睜睜看著他受罪。

畢淑敏在《孩子,我為什麼打你》中寫到:

第一次打你……要你接受人類社會公認的法則……為了讓你記住並終生遵守它們…… 孩子,我希望虛偽、懦弱、殘忍、奸詐這些最骯髒的品質,當你初次與它們接觸時,就感到切膚的疼痛,從此與它們永遠隔離。

狠下心來管教孩子,才是對他們負責任的行為。

正如那句話所說的:

無規矩不成方圓,無管教不知底線;無底線不懂敬畏,無敬畏不知深淺。

我們好好管教孩子,就是為了給孩子最好的保護,讓孩子如雛鷹般飛得更遠。

小時候嚴管,孩子才有未來

知乎上有位網友說,我恨媽媽,恨爸爸,恨他們沒有更狠點、更嚴厲點教育我,以至於最後只考了一個二本。

他又坦言,如果當初不是父母,對他學習成績不拋棄不放棄嚴格管教,就不會有今天寬闊明亮的工作環境,和安逸舒適的生活,不是他們估計自己現在會過著落寞的生活。

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孩子責怪父母,為什麼當初不嚴管自己,讓自己擁有一個更光明的未來呢?

記得伊索寓言中,有一個故事:

一個小孩,第一次偷了同學的鉛筆,母親不僅不責備,還稱讚他頭腦靈活。第二次偷了一件棉衣,母親幫他改到穿出去也不被人認出來。 長大後,孩子在行竊時,將一人捅死,被判為死刑。 母親臨刑時來送別,兒子說有遺言想貼耳說給母親聽,卻使勁咬下母親的耳朵,痛苦哭訴著說:“母親,我是對不起你。可我恨你啊,要是當初我偷了鉛筆給你的時候,你打我一頓,讓我去還給人家的話,我也不會走到這一步,年紀輕輕就要被處死了。”

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孩子因為父母缺乏管教,陷入困境呢?

大多父母愛錯了方式,習慣事事縱容,卻忘記了只有管教才能讓孩子成才。

虎媽蔡美兒以嚴厲管教孩子出名。不少人都等著看她教育失敗,家庭破裂。殊不知,在她的管教下,兩個女兒都考入了哈佛大學,而且越發優秀。

而且,大女兒索菲亞還曾寫信給媽媽,感謝她的嚴教:

歌手林俊杰其實小時候並不愛彈鋼琴,只愛玩電動。於是,常找藉口逃避練琴。

有一次,他不願意練琴他媽媽還發火,氣得直接抓了燈籠的握柄就打,整隻小手被打得淤青淤青的,十分疼痛。

但儘管媽媽很嚴厲,林俊杰長大後還是很感激母親:

“她的嚴管,讓我知道要用功,做好一件事情一定要堅持到底,不能偷懶。”

對抗小孩子貪玩調皮的天性,有時需要父母不講情面的苛刻。

因為孩子年紀小,人生閱歷也少,目光短淺可能會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

你的嚴管,是要讓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明辨黑白是非,這才是為人父母的責任。

如何正確管教孩子

許多父母在管教孩子上有困惑,不懂把握管教的尺度。但其實,管教並不難,關鍵是掌握方法。

1管教,管教,重“教”,輕“管”

所謂的管教,管的是孩子的行為,教的是做人的道理。

兒童心理學家李玫瑾說過:“6歲前父母說的話是黃金,12歲後說的話是垃圾。”

想要管教好孩子,必須在12歲前,趁孩子還聽得進父母的話,不停灌輸給他們正確的思想。

倘若12歲前,用“說”去管教不行,那麼我們可以實施懲罰。

這裡說的懲罰,並不是讓家長狠狠打,而是要讓孩子懂得做錯事情會受到懲罰,從而形成規矩。

就像我女兒的爺爺,是個特別守規矩的人,女兒吃飯的時候有什麼不規矩的行為,爺爺就會用戒尺打她手掌。

我也從來不阻止這種做法,因為這種處罰不狠,卻能讓女兒害怕懂得守規矩。

2小時嚴,大時寬。

小時候可以管得嚴,但12歲後,孩子自尊心強,要在照顧孩子的自尊心下管教,親子關係才融洽。

天才鋼琴王子郎朗,從小被父母嚴管練習鋼琴。但在初中時,心理開始出現叛逆,不願意練琴,甚至揚言要放棄學鋼琴。

他本以為父親又會把他困在房間練琴,正準備逃離時,父親卻跟他說:“道理我都跟你說過了,你也知道了,現在你長大了,是否繼續練琴你自己決定吧。”

郎朗經過一番思索,決定繼續練琴。

正因為父親的尊重,讓他更理性思考,才有今天的自律和成就。

愛從來不是放縱,適當的管教才能養育出懂規矩有未來的孩子。

家長可以放下手中的棍棒,但絕不能放棄“管教”。

適度嚴管,小時捨得“扎針”,長大後孩子才能“吃糖”,不是嗎?

8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性格和父母說話方式有關?心理學研究結果在這,別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