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要從娃娃抓起,還是有道理的。所以,讓孩子瞭解一下家裡的財務狀況,也算是培養財商的一個環節。
但是,是不是要全部都讓孩子知道,還是值得商榷一下的。
如果你家是普通家庭,夫妻雙方都是普通人,做一份普通的工作,賺普通的錢,各方面都很普通,那麼,讓孩子全部知道也無妨。畢竟,普通人和普通家庭才是大部分,孩子知道家裡的經濟情況,心態也會平和一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還能學習一下如果利用有限的資源,來培養財商。
如果你家很窮,屬於社會底層,沒有自己的房子,日子過得緊巴巴,就更要讓孩子知道家裡真實的收入了。
因為孩子和孩子之間也會攀比,現在的社會貧富差距太大了,不像我們小的時候,好像有錢人家和沒錢人家也差不多,勾起大家集體回憶的“童年殺”比如遊戲、零食等等也都差不多。
但也不要自怨自艾,從此就放棄努力了,還是要讓孩子知道,即便身處困境,也要積極向上,就算爸媽這代無法改變命運,你還是有可能性的。
如果孩子以為家裡條件還過得去,就會看到別人的一些物質條件眼紅,回家也會向爸媽提類似的要求。
一次兩次的,你還能咬咬牙滿足他,隔三差五呢?那個時候再告訴孩子真實情況,孩子可能會受到打擊,自尊心自信心都可能受到影響。
如果一開始就大大方方告訴孩子,孩子就會從自家實際情況出發,也會相對更懂事一些。
如果你家很有錢,那麼,可以部分讓孩子知道家裡的經濟情況,不必全部告訴他。
比如,在孩子一些正常的興趣愛好上面,你可以告訴他“不用擔心,爸媽能夠支付”,以及孩子在讀書、社交、旅行方面的正當需求,都可以讓他不用擔心錢的問題,先考慮自己是不是喜歡、是不是需要。
但是,在孩子提出一些不符合年級或者學生身份的奢侈消費時,就要果斷喊停了,你們是有這個經濟能力,但不能慣壞孩子,如果孩子想要享受這些,可以,長大了靠自己的能力去取得。
即便現在小,是沾了家庭的光,也要和孩子說是暫時的,爸媽擁有這些也是多年辛苦打拼的成果,並不是天上掉餡餅。
總之,家庭經濟狀況太差,孩子會多一些坎坷,但家庭經濟太好,如果不好好教育好好培養,也會養廢一個孩子。
還是從小教育孩子什麼是他可以得到,什麼不可以得到,並且如何發展自己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