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現在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在選擇輔食時,父母也是費盡心思,到底是家庭自制輔食好還是選擇市場銷售的輔食好?這成為困擾大多數家長的一個問題。

01

自制輔零食現象普遍

雖然中國嬰幼兒新生人口在下滑,但消費數量仍然龐大。不過,國內嬰幼兒輔食滲透率僅為25%左右,與歐美國家80%的滲透率相差甚遠。

可見當下的國內輔食市場,滲透率並不高。其中不少地方還存在著自制輔食的情況,並且不少家長還傾向於自制兒童零食。

當下很多消費者都存在家裡做的輔食比外面的更健康更營養,但其實這樣很容易陷入營養誤區。

比如自制的米糊,在營養方面遠不如富含鐵的米粉,因為大米中含鐵量很少,如果每天讓孩子吃這樣的食物代替部分奶粉,可能會導致鐵的攝入不足,導致孩子出現缺鐵性貧血。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所謂的自制輔零食,一方面沒有統一的標準,另一方面雖然不新增防腐劑,但都會新增一些營養配料,比如牛奶、蔬菜、乳酪、酸奶等,這些配料的新增可能對嬰幼兒的營養攝入有影響。

此外,自制輔零食所用的材料、用具、機器等,在電商平臺上銷售也很普遍,在淘寶搜尋兒童自制輔食工具,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自制材料,而且銷量也是非常的高。

並且電商平臺上還有不少銷售自制兒童輔零食的現象,可見雖然輔零食市場規模在增長,但自制輔食仍然佔據相當一部分市場,這可能給消費者帶來風險。

02

隱藏的“風險”

據瞭解,不少消費者選擇家庭自制輔食,是擔心商業生產的輔食有防腐劑等食品新增劑。

但需要明確的是,一般情況下大品牌的嬰兒輔食安全性比自制的要更高一些。商業化的輔食都需要經過專業化的生產車間生產,更容易保障生產設施的衛生,原料和生產條件的控制能力也更強。

一般來說,家庭自制輔食的操做環境較難控制,容易受到細菌汙染,不能完全保證衛生,而且也不能保證原材料的安全性等問題。

此外,嬰幼兒群體過敏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大多數自制產品並沒有標註過敏源。這對過敏寶寶的身體健康存在極大的隱患。

相比商業化的生產,自制輔食確實存在不少隱藏風險,需要消費者注意。

03

行業缺少強制標準

輔食行業還好說,這幾年先後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但是兒童零食目前尚未有國家強制性的標準,大多執行的是企業標準或者產品的行業標準,比如溶豆、肉鬆等產品。

在這種情況下,規模化生產的行業尚缺乏有效的管理,產品質量層次不齊,更別提自制輔零食了。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兒童專用”食品,其實並沒有針對兒童需求進行生產。

目前,兒童零食只有一個剛釋出不久的團體標準,即中國副食流通協會等聯合釋出的《兒童零食通用要求》團體標準。

雖然這是我國第一個關於兒童零食的專門標準,對原料要求、感官、營養成分、微生物指標、食品新增劑等做出了規定。但是這份標準是推薦規定,並不強制執行。這對於飛速發展的兒童零食行業只能說是聊勝於無。

兒童食品產品不規範、家長對國內兒童食品品牌信任度低等問題,嚴重製約了兒童零食市場的健康發展,兒童零食行業迫切需要強制性的國家標準。

04

缺乏安全的意識

目前,兒童零食行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不論是生產者、消費者對於營養健康有著強烈的需求和消費意願,但缺乏相應的理念,缺乏針對性的監管。

不少商家為了更好的吸引消費者在包裝、產品造型上大做文章,許多讓人誤以為是兒童食品的產品,其實新增劑一點都不比成人食品的少。

以食品新增劑為例,據町芒研究院統計,兒童零食中53.8%的奶製品零食都含有食品新增劑,23.1%的餅乾類零食中含有食品新增劑。

不論是商業化生產還是自制輔零食,安全健康營養是前提,需要充分考慮這些問題並做好消費普及,才能更好更持久的發展。

14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幼兒園老師發孩子午睡照片,眼尖的家長:老師,你別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