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寶寶開始吃米飯之後……

“愛吃飯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吃飯難,簡直難於上青天!”

相信很多爸媽說出來都有一本辛酸血淚史。

然而,真相卻是:沒有不愛吃飯的孩子,只有不會餵飯的父母!

讓娃愛上吃飯,真的這麼難嗎?

其實,孩子也想好好吃飯……

隨著小手的動作越來越靈活,吃飯其實是寶寶樂意挑戰的事情。同樣的,對各種不同型別的食物感興趣,吃飯的時候喜歡戳戳、捏捏,甚至抓著勺子折騰,也是寶寶大腦發育到新階段的表現。

可是,為什麼到了最後,就成了家長嘴裡的:

“一歲半了吃飯還磨蹭”

“總是邊玩邊吃”

“一頓飯沒有一個小時是喂不下來的”……

還不都是被逼出來的!孩子怎麼想的,你真的瞭解過嗎?

寶寶的內心小劇場——

本來吧,挺想自己吃飯的,結果爸媽嫌我吃得滿嘴滿身滿桌子都是,還說“每次搞衛生比吃飯還折騰”,後來就不讓我碰勺子了,唉……

每次我好不容易把小勺子都送到嘴裡了,可老有一半要灑出去,我也沒辦法嘛。哼!爺爺奶奶緊張了,“這樣下去,營養怎麼夠喲!”然後?又不讓我吃了!

我就是不餓呀!不餓呀!他們都不聽我說,非說“都過了3小時了怎麼會不餓,來,給了洋娃娃玩著,媽媽餵你。”

就是就是,還老趁我玩的時候塞我飯,不注意時被塞一口,一會兒又塞一口,活活撐了我大半碗,嗚嗚……

別說了,我才可憐呢。我媽媽不光規定了要吃多少、吃多快,還總嚇我“你不吃飯,媽媽就不愛你了!”,要麼就拿動畫片哄我“你好好吃飯,我給你看動畫片”。哎喲,我現在看到飯都發愁……

瞧,孩子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被逼著把“吃飯=遊戲”變成了“吃飯=負擔”,甚至變成了一個惡性迴圈:

寶寶不願自己吃飯,甚至壓根不肯吃飯

於是,家長只好出盡法寶,追著喂,玩著喂。只要寶寶能吃多一口,自己辛苦一點又算得了什麼?

這樣的行為,又加重了孩子對吃飯的抗拒,養成不良的飲食習慣。

怎麼讓寶寶重新愛上吃飯?試試這些“套路”

1、2歲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很短,大約只有10分鐘。不能安靜坐下來好好吃完一頓飯是正常的。

想讓寶寶在餐桌上一坐就半小時,怎麼可能呢?

如果寶寶每次注意力分散、不想吃飯、吃不多,父母就批評他,只會讓寶寶潛意識裡害怕和討厭吃飯。

可是,大人也有自己的時間安排啊,完全任由寶寶自己發揮,也真的傷不起呀。何況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寶寶健康發育的必備條件之一。那麼,怎麼讓寶寶重新愛上吃飯呢?

1來一點儀式感

給寶寶準備專門的餐椅,與大人同桌吃飯。每餐開飯前,先帶寶寶洗手、入座、帶上圍兜,擺上他的小餐具。讓他坐在桌邊,看一桌飯菜一個接一個端上來……

這樣不但可以營造一種吃飯的氛圍,同時也會增加寶寶的參與感,培養孩子吃飯的興趣。

2多多鼓勵

當寶寶努力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裡,卻總會灑掉一半時,你知道他有多挫敗嗎?

與其把勺子接過來代勞,這時候你更應該表達你的理解:

“寶寶努力想自己吃飯,可是飯菜太調皮了,總是掉出來。”

“其實自己吃飯真的挺難的,我小時候也練習了很久才學會。”

幫助寶寶從挫敗感中走出來,專注在吃飯這件事情上。

當寶寶獲得小進步時,也別忘了及時鼓勵和表揚,讓他感受到自己吃飯的樂趣和成就感。

3給寶寶不吃的自由

孩子的飯量、掌握的能力,並不會隨月齡的增長而直線增加。只要寶寶各方面發育正常,精神狀態也沒有太大問題,父母要學著遵從寶寶選擇飯量的權利。

同樣的,這個時期的寶寶情緒不穩是常有的事情,當孩子不想吃飯時,家長可以透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等孩子情緒穩定或者感覺飢餓再去吃飯,千萬不要強迫寶寶進餐。

積極的進食環境和方式,才能養育健康的孩子。

除了養成良好的習慣,為寶寶準備最棒的食物也相當重要。對寶寶來說,最好的增加體抗力的“補品”就是母乳了。

母乳中含有的乳鐵蛋白,有助於抑制有害菌生長,還能幫助寶寶進一步提高免疫力。對於已經斷奶的大寶寶,媽媽最好也要選擇乳鐵蛋白含量滿足寶寶天生需求的奶粉哦。乳鐵蛋白含量貼近寶寶天生需求水平的美贊臣藍臻,是媽媽們的優質選擇。

17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寶寶起名沒靈感?300個志在四方的男孩名,個個好聽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