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父母,恨不得為孩子披荊斬棘,排除萬難。
但若父母代替了孩子成長,孩子如何能夠長大?
一直被保護的孩子
不會主動長大
中國的父母,總是覺得孩子長不大。
飯菜冷了,一遍遍給孩子加熱,天氣降溫了,一再提醒孩子多穿衣服,就連上學的書包,都親手給孩子收拾好……
“孩子什麼都不會幹,全指望我們,長大後可怎麼辦呢?”
其實,不是孩子長不大,而是父母不給孩子機會長大。
記得在《媽媽是超人》中,馬雅舒就是這種過度保護孩子的“中國式家長”。
看到孩子想要摸魚,她馬上大叫:“不要去碰魚!”
看到孩子想開門出去玩,她馬上警惕:“不可以,別出門!”
看到孩子進入遊戲室後想去玩沙子時,馬雅舒又開始擔憂:“米雅,小心鞋!”、“快快快,快過來!”
可能很多父母都覺得馬雅舒這麼做大驚小怪,可現實中,誰又不是這樣對待孩子的呢?
哪怕存在一丁點危險的地方,父母們都不允許孩子靠近,哪怕存在一丁點犯錯的可能,父母們都不會讓孩子嘗試。
為了孩子,我們的父母可以上刀山下火海,可以犧牲自己所有甚至人生,都在所不惜。
就像保護嬌花一樣,捧在掌心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可是,溫室裡長不出參天樹,庭院裡練不出千里馬。
父母對待孩子越周全,孩子就懶惰,越依賴父母,越害怕面對現實中的困難與危險。
中國家長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望子成龍的父母,但同時,也是最包辦包賠、專管專治的父母。
每個不優秀的孩子
背後都有不肯放手的家長
父母的舐犢情深,是人之常情,更是天性使然。
但有時過度的情深、過度的保護會變成控制慾,演變成父母不願對孩子放手。
只要父母不放手,不剋制自己的控制慾,孩子是沒有自由可言的。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曾發起一次調查,涉及2千多名受訪者。
81.5%的受訪者表示,身邊包辦孩子個人事務的父母有很多;
58.1%的受訪者表示,有過被父母包辦個人事務的經歷;
他們認為,父母最容易替孩子包辦的方面是生活小事(75.0%),其次是婚姻(61.9%),其他方面還有:學習(58.1%)、工作事業發展(47.1%)和社交(21.3%)等。
種種資料顯示,父母包辦的現象非常普遍,背後隱藏的危機也非常嚴重——
父母都幫孩子辦好了所有事情,那麼孩子還需要做什麼?
不需要的,孩子只需要張口等著吃飯,伸手等著穿衣,撒嬌等著被滿足各種要求。
記得哲學家佛洛姆說過:
“教育的對立面就是操縱,它出於對孩子之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只有成年人去指導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展,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行,而是父母不相信孩子能行!
不要替孩子做好所有事情,要趁早培養他的自理能力。
不要剝奪孩子自己動手的樂趣,要讓他從實踐中有所收穫。
作為父母,我們更應該明確: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就放手讓他去做,千萬不要替他去做。
愛不是控制的武器
該放手時要放手
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裡沒有控制慾很強的人。
有時候,父母以愛為名義控制孩子,那不是愛,而是傷害。
愛孩子,不是佔有孩子,不是控制孩子,而是該放手時就放手。
我家澄澄上三年級的時候報名參加了一個夏令營,身為老母親的我擔心不已,恨不得陪他過去照顧他。
孩子他爸看不過去了,說我這種老母雞護崽心態,會把兒子養歪。
“你擔心什麼呢?有老師護著,有同學一起玩,他說不定不想回來呢!”
五天過後,澄澄終於回來了,像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
他願意做家務了,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會主動幫忙收拾碗筷,還說要跟爸爸學做飯。
也不再把自己的房間弄得亂糟糟的,起床後會疊被子,寫完作業後會收拾桌子。
我問他在夏令營發生了什麼,他說,一起去的同學什麼事情都能自己做好,唯獨他被扣了內務分數,他長大了,要學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
我覺得自己好像又上了一課,是我兒子告訴我,該放手時就要放手。
孩子雖小,但該學的本領還是要學,該自己做的事情還是要自己做。
在孩子長大成人的道路上,父母無法代勞,既然如此,就給他多一些信任,多一些機會,讓他靠自己的力量慢慢長大。
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就應當讓他自己做。”
教育孩子,該放手時就要學會放手,這樣的孩子才能獲得進步和成長。
放手讓孩子去體驗人生百態
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記得有人說過,三流父母做保姆,二流父母做教練,一流父母做榜樣。
有些父母,其實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所以無形中包辦了孩子的生活、學習,甚至是交往,變成了只會照顧孩子的“保姆”。
有些父母,其實不瞭解孩子需要什麼,所以只知道一味給孩子佈置任務,提高要求,嚴格對待,活成了只會命令孩子的“教練”。
聰明的父母,既不做孩子的“保姆”,也不做孩子的“教練”。
他們會做孩子的榜樣,用自己的言行和態度去影響孩子,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成為更優秀的人。
他們會遵循教育的規律和孩子成長的特點,在該陪伴的時候陪伴,在該放手的時候放手,做好孩子成長路上的守望人。
就像福原愛母親福原千代,她在孩子3歲時把孩子送上學乒乓球之路,之後的十餘年裡一直耐心陪伴,成為女兒背後最可靠的支撐。
等到福原愛需要更專業的訓練,她決定把女兒送到中國,鼓勵她勇敢地在異國他鄉追求理想。
因為她知道,她可以陪伴女兒一時,卻陪不了她一世。
真正愛孩子,就是當他需要抓住機會鍛鍊自己時狠心放手,讓孩子勇敢外出闖蕩一番,我們只需要留在家等待孩子滿載而歸。
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做到對孩子放手而不撒手
放手讓孩子去體驗百態人生,讓他在跌跌撞撞中長出堅硬的鎧甲,就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