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育兒避坑指南#

#育兒有招#

有了娃以後,尤其在他們的頭三年時間裡,吃喝拉撒睡外加體重身高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發育等等,牽扯著全家人的心。小小的他們憑藉著天生的萌系屬性,儼然已經成為了千千萬萬個家庭的軸心。今天就來和大家嘮嘮關於寶寶"吃"這回事,也是我家麒崽正在經歷著的日常。

謎題之一:母乳

母乳沒營養

這是我前不久遇到的一個家庭爭議,早就知道這一關早晚得過,只是萬萬沒想到連隊友也參與了進去。明明在前期特別支援我母乳餵養,還經常誇讚麒崽是個有口福的,可是過了一歲以後也開始時不時地露出了苗頭。女人真是敏感的生物,我從他和婆婆的對話反應上已經徹底明白,他被老人洗腦成功了。很意外,也有點失望,失望的不是婆婆給他的灌輸,是他接收到爭議的時候沒有第一時間去查證,而是簡簡單單選擇了相信。在育兒這件事情上,男人多麼客氣禮讓地退居二線,一度說“我們一切都聽麒崽媽媽的”人,轉眼就忘了初心。一點小牢騷,扯遠了[可愛]

母乳和奶粉之間的爭霸曠日持久,甚至於成為了寶媽和家人們關係交惡的導火索。一歲,甚至六個月以後的母乳被頻頻抨擊,彷彿一瞬間從寶寶賴以生存的必需品變成了粗鄙之物,毫無營養價值可言。這種未經科學驗證空口無憑的汙衊層出不窮,覆蓋面極廣,那麼母乳真的如大家所說隨著時間推移就完全沒有營養了嗎?

母乳的真相

母乳

事實上,科學將母乳分為了四個階段,分別是產後1-5天的初乳、6-10天的過渡乳、11天到九個月的成熟乳和十個月之後的晚乳。從上圖來看,隨著時間的推移,母乳的蛋白質含量有所下降、脂肪量先增後減、糖分穩定、礦物質有所減少。從數值上來看,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的佔比幾乎都下降了,但這並不代表母乳就沒有營養了,如果母乳沒有營養,為什麼世界衛生組織提倡母乳餵養到兩歲呢?中國的餵養建議時間是至少六個月,我的理解是國家也很難提倡甚至實施兩年啊,產假時長、勞動力、家庭經濟需求在那裡,現實它不允許啊[摳鼻]

從下面這張成分對比圖可以看出,母乳所含的營養只多不少,且富含抗體,外加經濟實惠,我真的不明白噴子們是哪來的證據言之鑿鑿來詆譭母乳[捂臉]

當然,號召堅持母乳餵養其實有個大前提:媽媽有奶且客觀條件允許媽媽有時間和精力去餵養,拋開這兩個條件的號召都是耍流氓。如果確實奶水不足或者工作身體原因無法繼續的,也不用硬扛。符合國家標準的配方奶粉可以最大限度地取代母乳來補充寶寶身體需求。

終於來到本文的重點:由於嬰兒在六個月以後的生長髮育所需大大提高,乳牙的萌出需要透過食物的咀嚼來鍛鍊,這才讓輔食從寶寶五個半月開始就呼之欲出。而更關鍵的一點是:一歲以後,輔食成為了寶寶營養補充的主力,奶只是輔助。所以,一歲以後,大家應當把母乳和奶粉的爭議放一放,注重一日三餐輔食的營養搭配來保證營養的全面攝入才是正事!!

膳食結構

在合理膳食的情況下,寶寶體重達標與否要參考專業資料,對比自身增速而不是盲目追求大體重,更不是靠和別的孩子拼體重;體重只是單一維度,我們還需要參考其他指標,比如孩子的身高(麒崽就是屬於身高長得快,體重相對慢一些的那類);排除孩子身體異常,比如經常腹瀉不吸收;基因遺傳/個人體質也要考慮在內,如果父母都是瘦小/瘦高型別的,那大機率孩子就會遺傳相似的特點。

身高體重標準

最後和大家講講幾個我在被逼斷奶時聽到的幾個論點吧:

吃母乳久的孩子,尤其是男孩,長大了容易戀母

孩子是否戀母,是否黏人,和天生的性格以及後期的家庭教育有關。就拿麒崽這16個月的奶齡來說,目前是早晚親餵母乳+白天瓶喂純奶(不肯吃奶粉),他幾乎沒有戀乳症狀也從不奶睡,很早就斷了夜奶;也沒有出現戀母的症狀,上班出門時雖然也不捨,但是會乖乖在外婆的懷抱裡對我揮手再見。整個家庭環境給予孩子們足夠關愛的情況下,他擁有滿滿的安全感,根本不需要抓著一根稻草生怕沒有媽媽就會受傷害似的。

超過一歲以後孩子懂事了,斷奶更難了

一歲之前斷奶容易是因為他們小,沒有認知,不會抗議,但這不代表他們就願意斷奶,僅僅從大人角度透過斷奶難易程度來決定什麼時候斷奶是非常自私的行為。我們要看的是孩子的需求和母親以及家庭的實際情況。我也有認識的朋友喂到2歲,很容易就斷奶成功了。為什麼?還是那句話,孩子擁有了足夠的安全感。雖然沒有母乳吃了,但是他們相信媽媽會依然愛他如初。要知道孩子一歲以後,好吃的東西太多了,你憑什麼覺得他們會光好這口奶不放呢?還不是捨不得你這個媽媽!多些高質量的陪伴吧,比如讀繪本、唱兒歌、玩遊戲,親測多把他們哄得咯咯咯笑個不停,會越來越愛你[愛慕][愛慕]

讀繪本

玩遊戲

吃奶粉才能長得快

光說吃奶粉長得快,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奶粉它憑什麼呢?

長體重(參考成人長胖)無非就是兩點:1. 吃過量;2. 蛋白質、脂肪、糖分攝入過多。

母乳吸吮對孩子來說很費力這點大家沒有爭議吧?動不動就喝的滿頭大汗是常態。為什麼我們說最開始不要給孩子吃奶瓶,就是因為太省事,他們輕輕鬆鬆就喝完了,相對地就容易造成過度餵養。另外,奶粉中的含糖量以及蛋白質含量都比母乳高,能量更高自然容易胖一些。但是凡事過猶不及的道理大家都懂吧?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適可而止!話又說回來,要娃那麼胖幹啥,又不賣肉稱斤兩,孩子體質好,不生病,各項發育指標(包括語言、大動作、精細動作)都能達標,才是媽媽們最大的追求,別再一味追求胖胖胖啦。

總結一下:

寶寶一歲以後,希望大家都能科學看待母乳和奶粉,按個人實際情況選擇餵養;

輔食營養要全面,三餐吃得好才是寶寶生長髮育的基石;

在輔食吃得很好的情況下,純牛奶也是可以代替奶粉的(配料表必須有且只有生牛乳,且服用後寶寶沒有過敏腹瀉)。

3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爸,你如何下得去手”?父親翻出情侶照,女兒:不是結婚是結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