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隔輩親”往往是“溺愛”孩子的保護傘,很多老人在對待孫輩的時候,會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孫輩想要得到的東西,爺爺奶奶都會盡量的去滿足,自以為這樣的做法是愛孩子,但是卻沒有想到不知不覺中會害了孩子。

爺爺奶奶的“毒餃子”,不知不覺害了娃,卻還在拼命喂孩子

劉曦平時工作很忙,將自己7歲的孩子交給公公婆婆照顧,孩子明明也願意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因為爺爺奶奶總是會滿足自己的要求,想吃的想玩的,都會買給明明。

有一天明明想吃餃子,就對奶奶說,奶奶當成“聖旨”一樣,在明明還沒放學的時候就開始和麵、拌餡。而且弄了很多種肉餡,萬一孫子不愛吃豬肉還有羊肉和牛肉。

老兩口開始忙乎,直到孫子放學,才把餃子從鍋裡端出來,挑剔的明明拿起筷子正準備大快朵頤的時候,咬一口就吐了出來,發現竟然吃到了豬肉的餡,不耐煩的說:“這是什麼呀?我不愛吃豬肉餡。”

爺爺跟奶奶只好將盤中的餃子個個扒開,然後將餃子是豬肉餡的就給挑出來,將剩下的餃子再拿給明明吃,但是他卻只吃餡,餃子皮全部都扔掉了,爺爺奶奶並沒有說什麼,看著吃的開心的明明,爺爺也很開心。

誰成想吃完之後,明明沒有感謝爺爺奶奶,反而呵斥道:“下回包餃子不要有豬肉,我不愛吃。”

如何避免過於寵溺孩子?

1. 父母有能力就自己帶娃

在老人的身邊雖然會得到很好的照顧,但是老人的“隔輩親”也會害了孩子,只要孩子提出的要求,長輩就會滿足,讓孩子感覺一切都會來的很容易,只有父母自己帶娃,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才會下得去手,也會盡量的教育孩子成為一個自立的人。

2. 孩子的要求不要輕易滿足

孩子向家長提出的要求,家長不要輕易的就答應,有的時候可以作為某種事物的獎勵,以此來激發孩子的上進心,讓孩子感覺憑藉自己的努力也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是輕易的就會得到,孩子就感受不到父母工作的艱辛與不易,認為賺錢是件容易的事情。

3. 家長要給予正確的引導

家長從小就要正確的引導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三觀,尤其在金錢觀念上,要讓孩子覺得錢財來之不易,花錢要花對地方,不是所有的要求都會得到滿足,等到孩子以後走向社會,也會經歷很多的風雨,父母先讓孩子體會不易,在面對風雨的時候就會相對於淡定很多。

老人在寵溺孩子的時候,父母應該如何做?

1. 與老人進行溝通

如果老人溺愛孩子十分的嚴重情況下,父母應該及時的與老人進行溝通,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但是不要當著孩子的面來指責老人,在私下與老人進行溝通,這樣防止孩子以後會不尊重爺爺奶奶,讓老人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2. 擺正家長的位置

不要以工作忙的原因將孩子丟給老人,首先保證家長會在合適的時候來陪伴孩子,孩子的成長中需要父母的陪伴與關懷,見證孩子的點點滴滴,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缺席,本身就是不合格的家長,還有什麼資格去指責別人。

很多老人就是因為不願孫輩再去受自己孩子小時候的苦,在照顧孫輩的時候也會過於溺愛,畢竟現在社會的發展水平也比較好,物質比較豐富,想要什麼都能夠得到滿足,也算是老人將對孩子的遺憾彌補在孫輩的身上,但是孩子注重的孩子教育,可以先做人在享福,如果做人都有問題,那麼即使擁有在多的遺產,也是坐吃山空。

7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孕期運動有益健康,但有三類人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