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兩年的調查中顯示,我國陪娃主力還是媽媽接近60%,還有16%是陪伴的時間相同,還有14%是父親陪伴的多一些。父親角色的缺失,讓不少孩子感受不到父親的愛,這對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
一、研究表明,爸爸帶大的孩子更聰明根據耶魯大學一項研究:他們對嬰兒時期到十幾歲的孩子,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進行過長達12年的跟蹤調查,發現了一個結果:被男性帶大的孩子,會更加聰明,取得成功的機率也會更大。
可是在很多家庭中,父親帶孩子的機會非常少,在中式傳統家庭中,不少的男人都認為帶孩子做家務都應該是女性的工作。即使是雙方都參加工作的情況下,男方可能回家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孩子哭了都不會動一下。
爸爸們最常用的一句話就是:“孩子哭了,他不要我,一定要找媽媽!”
就連世界冠軍李娜也面臨這種“喪偶式育兒”,疫情期間,一家人住在一起,幾個孩子在客廳吵鬧,不停地喊媽媽!等李娜從廚房急急忙忙跑出來,發現丈夫翹著二郎腿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對孩子的呼喊聲置若罔聞。
李娜忍著怒氣告訴孩子們:“有事,也可以喊爸爸的。”
丈夫頭也不抬地敷衍道:“媽媽說得對!”
這是多少家庭的常態,事實上媽媽也需要適當放手,讓爸爸帶孩子,培養孩子的探索能力。
二、有父親陪伴的孩子,還有這些優點1. 孩子會更有規則意識
在父親的世界裡都是比較強硬的,只要沒有觸碰到規則,可是隨意玩鬧。媽媽帶的孩子就會比較小心翼翼,樓梯邊不能站著,然後掉下去;尖尖的玩具不能玩,會受傷;不能躺在地板上,有細菌;
爸爸帶的孩子只有一條:活著!拋開媽媽的小心翼翼,爸爸會很嚴肅的圈定規則,然後放任孩子去玩,甚至會帶著孩子一起玩。這樣的孩子會更懂得遵守規則,畢竟爸爸打孩子是真的打。
2. 孩子適應性更強
由於爸爸帶孩子“心比較大”,曾經有不少媽媽吐槽,讓爸爸送孩子去上學,孩子總是穿得奇奇怪怪的。夏天穿厚的打底褲,冬天穿薄的小外套。
總之爸爸帶娃,各種情況都可能遇見,孩子適應能力似乎也更強了。而且爸爸對孩子沒有那麼多禁止專案,可以帶著孩子做遊戲,爬樹游泳都可以嘗試,這樣的孩子適應能力會更強。
3. 孩子創造力、求知慾更強
男性總是更具有“破壞性”,他們更善於帶著孩子“拆家”,在造作的過程中,孩子會有強烈的求知慾和動手能力。父親帶給孩子的不僅是樂趣,還能培養孩子的邏輯能力,孩子性格也會更堅強。
三、父愛的缺失對孩子影響很大1. 孩子會更叛逆
父愛的缺失會讓孩子極度的叛逆,因為父親角色的缺失,母親通常會將孩子看成自己的全部,在這種強烈的壓迫下就會有反抗。孩子通常會用各種手段,想對抗父親,企圖引起父親的注意。
2. 孩子沒有安全感、不自信
沒感受過父愛的孩子,心裡會相當沒有安全感,整個人也沒什麼自信。因為沒有底氣,在他的身後沒有堅強的後盾,很多問題只能自己解決,遇事會很懦弱,不願意接觸新的環境。
3. 孩子感情不順利
得不到父愛的孩子面對親密關係,會比較的牴觸,他們沒有接觸過來自男性的寵愛。這會導致男孩子不知道怎麼愛別人,讓女孩子分辨不出什麼是對自己好的男生,可能一瓶水一顆糖就會死心塌地了。
男性的力量通常來說都是堅強有魄力的,孩子缺失了這一份魄力,面對未來坎坷的時候,可能會比其他孩子多一份忐忑。父愛和母愛並行,才能給孩子最好的家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