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這是慈禧為其母親富察氏所作的一首詩,一個“可憐天下父母心”,就是天下萬千父母的真實寫照!

但愛孩子是一回事,溺愛孩子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過分的愛不如不愛,過分的給予,無疑就是在害了孩子。

“為什麼不把牛肉全給我?”兒子摔筷而走,這背後究竟是誰的錯?

平時吃飯的時候,小蔡總喜歡把好的全撥給兒子,無論是吃什麼飯,孩子的那一碗,永遠是最高規格的。

丈夫在外面累死累活一整天,晚上都不見得有加一個雞蛋的待遇,可是兒子在家玩遊戲一整天,碗筷裡卻總有兒子的“小灶”。

可這一次,一家三口晚上去吃牛肉拉麵的時候,兒子的反應卻直接把母親震驚了!

老闆剛把面端上來,母親就隨即把自己碗裡的雞蛋夾給兒子,又把大部分的肉放到了兒子碗裡。剛準備自己動筷子的時候,兒子卻突然摔筷子大喊大叫:“為什麼不把你碗裡所有的肉都給我?我不吃了,我不吃了,我要吃肉,我要吃肉。”

看到兒子的這個反應,小蔡當場愣住,一方面是大庭廣眾之下覺得羞愧難當,另一方面,其實更多的是寒心。自己如此愛的兒子,到頭來卻沒有想到傷自己最深的就是兒子,真是太令人寒心了!

把父母給自己的好當成理所當然,一旦父母稍有差池,便會大喊大叫大發雷霆,認為父母虧待自己了,這便是溺愛孩子的後果。

今天是一碗牛肉麵,等到孩子長大之後,又如何能夠招架得了孩子更多的要求?這一切的背後,想想都讓人覺得膽寒。

父母碗裡就不配有一塊兒“牛肉”嗎?歸根結底,是家庭溺愛惹的禍

面對孩子的這種行為,寒心是一方面,生氣是一方面,但也不得不讓人深入的思考:“這種狀況的背後,罪魁禍首究竟是誰?”其實就是小蔡自己。

每頓飯都把所有好的全給兒子,頓頓如此,日日如此。久了,孩子怎麼可能不養成習慣?

在這種溺愛孩子的背後,根本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直接毀了孩子,很容易導致這種後果。

①導致孩子越發的自私自利,面對別人的好,認為是理所當然

偶爾對一個人好,別人會對你感激涕零,但如果每天對一個人好,很有可能會讓這個人養成習慣。

親生孩子也不例外,過分的溺愛孩子,很有可能讓孩子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僅不會感激,反而更容易讓孩子心生怨懟,讓孩子越發的不滿足,讓父母寒心。

②讓孩子抗壓能力減弱,認為所有人都得圍著自己轉

父母過分的溺愛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著想到,都幫孩子想好做好,不僅直接剝奪孩子的獨立能力,還會導致孩子的抗壓能力減弱。如此一來,孩子就會認為所有人都得圍著自己轉,早晚會栽大跟頭。

家長這種過分的溺愛和嬌縱,無底線的對孩子進行縱容,很容易讓孩子沒有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在錯誤的價值觀念下走向歧途,讓家長根本無法開展正確的教育,讓孩子越走越偏。

所以,溺愛孩子不可取,盲目愛不如“正確”愛。

那家長又該如何正確的愛孩子呢?‍

1、不要把孩子放在特殊地位

在很多家庭當中,有些父母總喜歡把孩子放在特殊地位,讓孩子在家庭成員當中高人一等,不論是吃飯還是其他事情,孩子總會受到特殊照顧。

這種情況不可取,都是家庭成員,都是平等的,不必把孩子作為特別關照的物件。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擺清自己的地位,始終感恩,始終理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2、始終對孩子留有原則和底線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總是沒有原則和底線,孩子一撒嬌一哭鬧,習慣性地對孩子進行妥協甚至是要求。

如此又該如何開展正確的教育?如何在孩子面前樹立威嚴?家長應該學會拒絕孩子無理的要求,始終留有原則和底線。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和價值觀,讓孩子成為一個具有良好品格和性格的人。

不要讓盲目的愛害了孩子,不要打著愛孩子的名義去毀了孩子,愛孩子,才是要給孩子樹立規矩,才是要給孩子獨立的翅膀,才是要讓孩子學會感恩和堅強。你們認為呢?

7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打孩子這個優良傳統,新時代丟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