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一項艱難長久的事,即不能靠打一憱而就,也不能靠苦口婆心修成正果。一個人的成長,有先天的因素影響,所以因材施教很重要。儘管有乖乖女、有淘氣包、有聰明伶俐、鬼靈精怪、呆頭呆腦、粗暴頑皮之別,都離不開教育!打是教育的手段,不可否認它的作用。把打視為暴力是不對的,只有往死裡打才叫暴力,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親生兒女會往死裡打嗎?嚇唬才是真正的目的。人是要有畏懼心理的,只有吃了皮肉之苦才能具有畏懼感。這就是切膚之痛!從不捱打的人無法無天、異想天開、狂妄自大、幼稚長不大。經常捱打倒也沒有必要,拍兩下何嘗不可?挫折教育很重要!
你跟他講道理,他給你耍流氓。你給他耍流氓,他說你不講道理。孩子必須要揍,提升他的抗逆能力,長大後才不會動不動就要自殺。但又不能過於頻繁,否則成了老油條。帶孩子要佛系,不能期望過高。你要明白他只是個普通人,能成為天才才是個意外。
我覺得該揍還得揍,但不能過了,只是給他一個威懾而已,沒別的!講道理這個事兒得分時候,他鬧起來的時候他壓根兒不聽道理!並且我覺得社會上也有不講道理的人和事,等他長大了,遇到了,對方不講道理他是不是就接受不了了?現在的小孩兒心理脆弱動不動就尋死我覺得跟家長的溺愛應該是有一定關係的。
我覺得孩子犯錯打不打?這還得看孩子的性格,我家兩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性格,老大犯錯教訓她幾下就什麼道理話都聽得明白,你要好好講道理,說一句她回你十句,而且她還會加快語速辯解,跟本不給你說話的機會。每次都氣死了。老二呢又是要好好說,要鼓勵他,表揚他,這樣就聽話得很,分分鐘把作業完成,你要打他,他就一直帶著兩滴淚瞪著你,耗你幾小時不寫一個字。所以摸清孩子的性格,不會給孩子造成傷害!
我家外孫從出生到現在15歲從設有打過,也有犯錯,我們總是耐心的教育,先肯定成績,然後分柝犯錯的原因,外孫很聽話,現在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三學習成績很好,學習也自覺,我們總結了一條經驗,叫作欣賞教育。
一般是他犯錯了,狠揍一頓,打完了再分析講道理,講明白講清楚,他錯在哪裡,若不改正後果會怎麼樣。好在這臭小子還是善解人意,有時是氣得我邊揍邊自己哭,他還得邊躲邊給我找紙巾邊認錯。最有效的一點是抗壓能力特別強
打孩子,東北有句諺語: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非常有哲理。意思是:要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打孩子,否則,在氣頭上打孩子,那不是教育是發洩。打,是為了教育。如果打是為了發洩自己情緒,那就是洩憤而不是教育。
孩子成長在於家庭環境,尊重是相互的,身教重於言傳,自己做不到的,不要苛求孩子,孩子學習,生活習慣最重要,先培養好的習慣,再逐步提高,相互理解,多點鼓勵。有錯必糾,糾到點,罰到心服。讓孩子從小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刻苦努力是為了他未來有不同的平臺,生活能有更多的選擇。要讓孩子知道不為父母臉面讀書,一切的付出和收穫都與別人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