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是一項偉大的任務,經歷過疼痛和緊張,寶寶終於和自己見面了,但是產後24小時內,產婦應該多注意!
01.產後儘快排尿、排氣
順產情況下,產婦必須在4到6小時內重新啟動膀胱的排尿功能。
生產時由於產婦膀胱肌肉張力下降,以及傷口的疼痛,這會讓產婦感覺不到尿意,或者排尿困難憋久了還可能會導致出現尿瀦留,增加泌尿系統的感染。
另外膀胱被不斷產生的尿液撐大之後,尿液過度充盈又會壓迫子宮,從而影響子宮收縮,造成產後大出血,帶來惡性後果。
同樣的,剖宮產的產婦應該在拔掉尿管4到6小時後排尿,另外還要關注是否儘快排氣。
由於剖宮產手術容易使刺激產婦腸道,從而抑制腸道的功能,所以手術後會有脹腹感。刻意多喝點水,增強腸道蠕動,促進排氣以並補充體內水分。
02.觀察產後出血量
產婦在產後2小時內,如果出血超過400毫升或者在24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毫升,都被視為產後出血,如果不加控制的話,可能會導致產婦休克或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甚至危及生命。
一般情況下,子宮收縮乏力、軟產道裂傷、胎盤及胎膜在子宮內有殘留是引起產後出血的常見原因。因此產婦要多注意自身產道出血情況,如果較多或者異常,要及時通知醫生前來檢視,避免出血過多造成危險。
03.進食原則
產後第一餐應選擇易消化、營養豐富的流質或清淡半流質食物,要有豐富的營養、足夠熱量和水分。白粥青菜、糖水煮荷包蛋、蛋花湯、藕粉等都是最佳的選擇。
切忌傳統的發奶湯,土雞湯、鯽魚湯、豬蹄湯等。過早食用發奶湯,不但不會增加乳汁分泌,還會由於無法及時排除多餘乳汁,阻塞乳腺管,導致急性乳腺炎,影響母乳。
04.及時開奶
寶寶出生以後,媽媽的“奶牛”身份也隨即解鎖,所以產後媽媽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及時開奶。
產後2小時,是開奶的黃金期,建議新媽媽在這個時間段內讓寶寶吃上第一口奶。
早開奶不僅有利於以後順利進行母乳餵養,而且還能給媽媽身體恢復帶來許多好處,比如:能夠刺激身體分泌泌乳素與縮宮素,幫助媽媽惡露排除,促進身體恢復;及時開奶,還能幫助新媽媽及時啟用和疏通乳腺,避免日後造成積奶,給新媽媽增加哺乳的痛苦。
05.配合按壓“宮底”
分娩以後,為了促進惡露儘快排除以及幫助子宮儘快恢復,產後24小時內醫護人員會來幫新媽媽按壓“宮底”。按壓宮底很疼,可以說比生孩子還要痛。
當初謝娜生完孩子,就被曝出因為按壓宮底痛到慘叫,並一直髮抖冒冷汗。雖然按壓宮底很“慘絕人寰”,但是為了促進身體恢復,新媽媽們也要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呀。
除了配合醫護人員按壓,順產的媽媽產後還可以自己用手掌從上腹部向臍部按揉,並按摩小腹部。
除此之外,媽媽們還要注意休息,分娩是一件超級耗費體力和精力的事情,經過分娩以後,新媽媽大多會比較虛弱。
產後24小時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間段,做好產後24小時裡的保健工作,就等於給科學坐月子開個好頭,新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