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不知道各位家長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讓孩子自己吃飯能撒一地飯菜

剛走一會兒路就要抱抱……

玩具玩完了就隨手一扔,也不收拾

衣服胡亂穿搭,脫了往哪兒一扔

作業從不按時寫完,每次都要監督督促

看電視倒是永遠沒完,拉都拉不走

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自理自立,可是孩子卻總是在“搗亂”。

平時孩子也沒少捱打,可就是不長記性。

可愁死了!問題究竟出在哪呢?

孩子為什麼自理能力差?

站在孩子角度來說,孩子已經熟悉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突然有人告訴孩子,要自己吃飯了,自己穿衣服了,自己走路了,那肯定是一萬個不願意。從舒適的環境中突然脫離,牴觸情緒不可避免,自然是越打越牴觸了。

從傳統社會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孩子相對歐美家庭來說,更缺乏獨立性。家長們習慣了給孩子“一步到位”,導致孩子對家庭的依賴性很強,“伸手黨”“袋鼠黨”不勝列舉、司空見慣。客觀上制約孩子能力進步,一旦獨自面對世界,就很容易被淘汰

所以,學會“偷懶”,放下孩子,確實是無數中國父母最需要學習的“必修課”。

孩子長大了就會自理嗎?

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沒有自理能力只是時間問題,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自己就會“照顧自己”,經常會有以下想法:

孩子上幼兒園就好了

等孩子長大了就好了

孩子他自己會學會的

其實這是不對的,沒有一種能力能夠憑空生成。就好比你剛學會了打字,並不意味會敲程式碼一樣。孩子的自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憑空產生,並自我進化的。

前段時間一則新聞,一名48歲的海歸碩士在家啃老,被母親告上法庭。這個本該前途無量的“別人家的孩子”,從2012年回國就一直在家,從來沒有出去工作過。

生活基本就是白天睡覺,晚上打遊戲,等等,只靠媽媽給的一點生活費過日子。然而,大衛的母親已經82歲並患有尿毒症。因為經濟困難,一週只能擠公交透析三次。

無奈之下,大衛的母親將兒子告上法庭,要求他贍養自己,以此逼迫兒子出來打工。然而事實是,即使他母親勝訴,大衛也沒有財產可執行,他無法養活自己,更別說他母親了。

48歲,不僅僅是一個長大的年紀了。基本上都是孩子也已經長大,快有孫子的年紀,還在家啃老。論智商,海歸碩士也不是低能人群。論能力,碩士在當前社會絕不至於“無活可幹”。

這更加充分的說明,孩子的自理能力並不能隨時間推移越來越強。孩子自理意識啟蒙的越晚,越會導致孩子自控力,社交能力,秩序規則意識的滯後,而且這些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產生的。

該怎麼做才能給孩子啟蒙自理自立意識?

首先,要樹立“榜樣”意識。

家庭環境和家長言傳身教的力量不容小覷。不拖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讓另一半幫忙。髒衣服不亂丟、小物件擺整齊、垃圾隨時打掃……如果家長能夠做到自力更生,整潔有序。孩子就會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成長起來,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做事自然井井有條,長大之後也會更加自立。

在樹立榜樣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不要有“不能、不行、不可以!”的粗暴制止,要耐心細緻的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讓孩子充分的理解這樣做會產生什麼後果,從而從根本上來避免“越不讓做,越去做”。

其次,家長要學會“偷懶”,不溺愛,不包辦。

孩子的學習能力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家長不要怕麻煩就不讓孩子自己做。家長可以適當地袖手旁觀,告訴他們的孩子他們自己做不到,並鼓勵他們自己去做和嘗試。能夠堅持不溺愛,不包辦,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在不斷嘗試中就能很快掌握技能。

父母不能一直陪著孩子,孩子也不能一直陪著父母。所以孩子要自己做決定,總有一天要獨立。但是,父母一直在擔心孩子,擔心這個擔心那個。這樣的孩子永遠長不大,以後很會依賴人。如果有一天父母不在了,孩子以後的路會很難走。

所以,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獨立生活,獨立面對生活的風暴。這是對孩子理性的愛。畢竟總有一天,孩子要遠離我們,以後一個人走。

12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打你不知道打回來?2分鐘50耳光,女孩不敢反抗的原因讓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