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每次讀到《孟母三遷》,雖覺得孟母做的有道理,但也沒什麼特別的感受,只有輪到自己身上,感觸才開始深刻起來。

孩子小時父母基本都如貼身保鏢,除了學習就是看書,除了父母親戚,哪裡還有同齡夥伴的玩耍?現代的孩子似乎早已被禁錮在磚牆混凝土之內,不要說不需要三遷,就是一遷也還得考慮經濟條件允許不允許。

青春期的到來給孩子的交友方式帶來轉機,離得近,孩子之間的互動也就多了起來。這個時候環境似乎對孩子的影響多了起來,不僅僅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影響大,夥伴的力量在青春期是不容忽視的。

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能夠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志存高遠的朋友?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現在青春陽光,以後的生活幸福美滿?以前我們經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那時的窮定義是物質的貧乏,而今的窮早已與物質無關,教育的匱乏才是現代真正窮的本質,精神的不豐才是真正的窮的濫觴。

青春期的孩子來自家庭的影響比小學少得多,來自老師和同伴的影響佔到了百分之八十。此刻如果有良好的師資,有優秀的夥伴,耳濡目染之下孩子想不進步都難!大人受環境的影響都很大,別說正在性格形成期的孩子了。所以也特別能理解為啥學區房被追捧的原因了:不僅僅在於師資對孩子的影響,更在於夥伴之間的相互影響。

孟母能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具有前瞻性,三遷其家,最後把家搬到學堂旁,最終孟子成長為大儒。孟子長大成人,學精六藝,成為有名的大儒,這自然是孟母善於利用環境,成功教育孩子的典範啊!

當然孟子的成功也不能片面強調全是環境改變的原因,它與孟子自身努力,孟母嚴格要求分不開的。但環境的影響特別對青春期孩子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如今學區房的炒作讓遷一次的父母都如此的焦頭爛額,還談什麼三遷呢?更何況再好的學校也有差生,再差的學校也有努力的人,環境只是教育影響孩子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和精力,我們就從孩子的習慣入手,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眼中的好夥伴,來影響他周圍的朋友,讓孩子成為那個別人家的孩子,這樣都該遷到你家周圍啦!

3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喪偶式育兒”再釀悲劇:美2歲男童拿槍當玩具,子彈卻飛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