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小區遊樂場的沙池裡有幾個孩子在玩耍,孩子們都低著頭認真的堆沙堡。

一個扎著朝天辮的小姑娘,卻頻頻向場外看去。不一會兒,她就丟下手中鏟子爬出來,嘴裡叫著:"媽媽"跑到媽媽腿邊磨蹭。

那位媽媽很不耐煩:"快去玩啊,你纏著我幹什麼。"

小女孩仍然拽著媽媽的衣角,不願撒手。最後那位媽媽無奈,只能抱起孩子,自己走到沙池裡和女兒一起玩。

有位做全職媽媽的朋友,也這樣向我抱怨:"我真的一點自己的時間都沒有!孩子總是纏著我。"好像她根本就不會自己玩一樣,搞得我連上廁所都提心吊膽。寶寶特別黏人,真的是性格原因導致的嗎?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幫他們學會自己玩耍,解放媽媽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這個問題。

每個孩子都能"自己玩耍"

鏘寶兩個月左右,我經常把他放在寫字檯旁邊的小床上,我寫手賬,他就靜靜躺著。有一次看到他睜著眼睛看天空,先生過來問我:"小嬰兒不會無聊嗎?"我說:"我覺得他肯定有很多找樂子的方式,是我們不理解的。"於是我們又看了他一會兒,發現他之所以一動不動,是在觀察房頂上的花紋。

《遊戲力》的作者科恩也認為:每個孩子都有獨自玩耍的能力,如果他不能投入遊戲活動,那麼背後一定隱藏著需要父母重視的問題。

嬰兒是用玩耍和遊戲認知世界的,因此獨自玩耍對於孩子而言,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不過,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胡說,我身邊就有很多,總要黏著爸爸媽媽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或許跟爸爸媽媽的陪伴方式有關。

讓孩子獨立玩耍先建立"安全感"

說起"安全感"這個詞,常年關育兒理念的爸爸媽媽一定都不陌生。孩子的安全感,是在後天逐步建立的。因此,從嬰兒六個月開始,越小的孩子就越喜歡纏著爸爸媽媽,這是因為他們需要從照顧者身上獲得"內在安全感。"可以說安全感來自爸爸媽媽的陪伴方式,想讓孩子學會自己玩耍,重要的恰恰是陪伴寶寶。

然而,為什麼有些爸爸媽媽時刻陪在孩子身邊,寶寶卻依然黏人呢?錯的並不是陪伴,而是陪伴的方法。

一方面,過度陪伴反而讓寶寶更"不安"

安安的媽媽是典型的"直升機"父母,我們在早教中心見面的時候,她總是會出現在安安兩米內,不斷地告訴他:"小心這個""小積木不能放嘴裡""別摸那個"帶給孩子的感覺就是:這個世界極度不安全,媽媽必須看護你。

用這種方式陪伴,並不是因為過於寵愛讓孩子有了依賴性,而是一直在傷害孩子對世界的信任和確定

陪娃的正確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稻草人,大部分的時候只是陪伴和觀察。當孩子需要交流時,則給他鼓勵和幫助。

另一方面,陪伴要建立"情感聯結"才更有效。

前陣子我曾經在文章中跟大家聊到,最近我一直很忙,鏘寶卻更加黏我。後來反思過我發現,雖然我也抽出一點時間來陪他。但是總是很敷衍,缺少情感聯結。孩子的安全感來自和爸爸媽媽在遊戲中的情感聯結,而並不是機械的"陪玩"

舉個簡單的例子,孩子在搭積木,如果爸爸詢問孩子計劃搭什麼,或者主動去規劃,帶著孩子一起玩。此時大家有一樣的目的,感受著一樣的遊戲。就建立了情感聯結。或者爸爸在一旁圍觀,但是注意力全都在寶寶搭的積木上,有共同注意,就算建立了情感聯結。相反如果爸爸一邊玩手機一邊陪娃玩,即便在旁邊陪同,也達不到這個效果。

孩子不會自己玩,請多陪他玩這些遊戲

想要教會孩子自己玩耍,我們可以抽時間跟孩子多玩玩下面這幾種遊戲。把他們的"安全進度條"加滿。這樣寶寶能自由地探索和玩耍,爸爸媽媽也會擁有更多的"私人時光"。

1、 躲貓貓

在6個月到1歲的共生分離期,爸爸媽媽可以多和孩子玩躲貓貓遊戲。這時的遊戲目的,是為了讓寶寶感受分離:即便媽媽一會兒不在,過一會兒也會出現。幫他們去適應分離。隨著年齡增長,父母可以加大遊戲的難度,比如讓孩子躲,我們來抓。因為遊戲節奏高度緊張,又帶一點對抗性,非常有助於在遊戲中建立情感聯結。

2、 過家家

過家家可以將父母和孩子至於平等的對話環境內,在特定的劇情中,孩子或許還會變成強勢的一方,比如醫生和病人、老師和學生等。即便這種權威感是虛假的,但是依然能夠讓寶寶產生強大的心理能量;與此同時,爸爸媽媽也必須進入角色全心全意的陪寶寶玩耍。

3、 動作類遊戲

"遊戲力"大師科恩非常推崇動作類遊戲,他把他們稱為"打鬧"遊戲。這並不是說要家長和孩子打作一團,而是指區別於玩玩積木、拼拼圖、過家家等相對"文靜"的遊戲。動作類遊戲對於孩子來說是很刺激的,比如突然被舉過頭頂,或者在地上滾來滾去。這樣一方面可以釋放孩子的焦慮情緒。另一方面,親子之間的配合,會讓孩子獲得極大的安全感,和對父母的信任感。就像我們在公司團建時,背對著同事倒下這個環節一樣。

下次如果你的寶寶在纏著你陪他玩,不妨來幾次原地旋轉和舉高高,或許他就能安靜的自己玩一會兒了。

5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孕期裡出現這3種特別的表現,肚子裡可能是個聰明娃,祝賀準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