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一位母親說:孩子生病了,自己噓寒問暖,唯恐有什麼不周到的地方,然而自己生病了孩子卻無動於衷,真讓人心寒!
生活中這樣的事例並不少見,然而在父母抱怨時卻完全意識不到這一切的根源在於自身的作繭自縛。
案例描述
5歲的範範是家裡的獨生子,家人非常溺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平時家人們都覺得孩子還小,就應該寵著,然而最近媽媽卻覺得他越來越不懂事,一點兒都不懂得關心人。
有一次媽媽送他去上學,在路上不小心被一輛腳踏車撞到,媽媽痛的坐倒在地,範範竟然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還問:“媽媽你是不是瞎了呢?”
孩子的舉動不但刺痛著自己的母親,也讓旁觀者感到心驚。5歲的孩子已經不是一無所知的懵懂幼童了,為什麼對自己的母親如此淡漠呢?
一、如今的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這導致孩子比較“獨”家中的資源全是孩子優先。沒有兄妹也就意味著孩子不用分享自己的東西給別人。父母的愛是獨一份的,他體會不到“愛”需要互相幫助。這樣很容易使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缺少“關心他人”的同理心。
二、一個充滿溫情的家庭氛圍對培養孩子的愛心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與之相反,如果家庭中長期充斥語言暴力,家庭成員之間關係緊張,缺乏良性互動。孩子時常處在冰冷、壓抑、恐懼的環境裡,怎麼可能知道如何去關心別人呢?沒有陽光健康的家庭環境,孩子很難培養出善良的情感
想要讓孩子學會關心別人,父母需要這樣做:
一、讓孩子學會關心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會關心的孩子是不可能具備關心他人的能力的。很多家庭都是以孩子為核心,當孩子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時,他就不知道別人也需要關心,也不知道如何關心自己。因此我們先要教會孩子愛護自己。
二、讓孩子學會關心家人,父母為孩子提供榜樣,如果父母自己的行為是自私的,那就難以要求孩子會有良好的行為方式。有意識地經常鍛鍊孩子,有了好吃的,跟爺爺奶奶一起分享。有人過生日,和孩子一起準備生日禮物等。
三、讓孩子關心周圍的人、事、物,平時帶孩子外出時,看到需要幫助人,可以和孩子一起幫助他們,讓孩子瞭解別人的心理和願望、難處和需要。從點點滴滴做起,孩子就會成為一個關心他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四、如果家裡有條件,可以讓孩子照顧一個小寵物。讓孩子在照顧寵物的時候學會最基本的關心。父母可以幫助孩子一起照顧,畢竟有些工作孩子一人完不成。以此喚起孩子真誠的感情。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的教育實際上就是教幼兒怎樣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