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幸不幸福?能不能延續下去,不僅影響到夫妻雙方的人生方向,同樣也左右到孩子的三觀。有些再婚家庭,找到了彼此珍惜和心疼對方的人,同樣給孩子一個安心的家。
但有些再婚家庭,留給自己的是感情不和,孩子更加沒有安全感,他們需要有幾十年的歲月,去治癒自己不幸的童年,甚至把這種傷痛,帶給身邊的人,包括親友、伴侶、子女等。
01
婚姻的不幸
在《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的一期節目中,王思文訴說了自己的原生家庭與婚姻。外婆離過兩次婚,媽媽離過五次婚,小姨也離過婚……家裡人好像習慣了離婚,如果遇到沒有離過婚的,那就算是“不正常”了。如果沒有離婚的,他們的日子仍然是搖搖欲墜,折騰久了,就堅持現狀吧。
從小目睹親人經歷不幸的婚姻,給她童年種下了一種觀念:自己長大結婚也是要離的。
家人長輩的婚姻模式,活在無休止爭吵中,影響到她對婚姻的看法和理解。不認為婚姻是一件幸運的事,如果婚姻很幸福,不是正常的事情,不幸福才是常態。除非是兩個都有不幸的經歷,必須依靠對方才能生存和幸福,這樣的婚姻才能幸福。
02
婚姻可以隨性?
現在的人看待婚姻較隨意,如同是自己的事情,想結就結,想離就離,他們用這種方式給自己貼上獨立的標籤。
如果一開始就認為首次結婚一定會離,或者懷疑婚姻,又何必走進婚姻。我們好奇的並非離婚,而是為何要結婚?一次又一次走進婚姻,這是一種獨立的選擇?還是對婚姻仍抱有幻想?
雖然看似一句不負責任的話,其他她也是受害者,看慣了長輩婚姻的不幸,對婚姻理解出現偏差,給人的感覺是,為了離婚而結婚。
普通人挺難理解這種想法的,難道雙方都沒有考慮好?如果雙方都沒有考慮好,甚至不願意接觸,直接踏進婚姻,離婚的理由是理直氣壯地說過著不舒服,這本身就是褻瀆婚姻,不應該結婚傷害對方的感情,揮霍對方的時間。
對於過不下去的婚姻,離婚倒是一種解脫的方式。出於對婚姻的尊重,結婚前一定要對另一半有深入的瞭解,婚後雙方共同承擔起責任,減少離婚的不利因素。有了孩子再選擇離婚,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03
985終成眷屬
網上流傳出一種封閉的相親圈子,要求相親的雙方都具有985院校畢業身份,這個可以理解為“准入門檻”。
當愛情被賦予功利化,受到人們的質疑,難道真正的愛情,需要靠985才能幸福嗎?說白了,既然這樣的圈子有利可圖,一定有其“合理性”,他們不就是讓兩個“985”結合,將來培養一個小的“985”,繼續維持基因的優越性嗎?
但是,學歷上的“門當戶對”,不代表三觀對等。單純重視學歷,而不去重視其他重要因素,這是不是有些草率了?
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由多種因素影響所致,如雙情雙悅、目標一致、價值觀對等、趣味相投、父母努力、教養孩子等。如果一對“985”學歷的父母不努力,不如一對勤奮、努力的農民,用心教養出來的孩子有出息。
如今一部分人出現階級固化,婚姻摻雜太多功利化的東西。“985相親圈”會形成高學歷的幸福婚姻嗎?我們持懷疑態度。
04
父母的陪伴很重要
不幸的婚姻,除了對孩子精神層面的影響外,還有陪伴孩子方面的缺失。
小羅給父母的婚姻模式做了一個總結——不幸福,她同樣受到了直接的影響,與父母生活的時光屈指可數。因為遠離父母,生活是很快樂的,因為沒有機會接觸父母的煩惱。
童年同樣缺失父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遇到開家長會,父親甚至找不到她的班級。到了初中時,才開始改善與父親的關係。
05
父母關係對孩子的影響
在一個家庭結構中,夫妻關係應該是第一位的,後面才排上親子關係。父母關係是否和睦,影響到子女內心的安全感。
子女未來的戀愛、婚姻相處模式,會參照父母的關係處理。
有的小孩抱怨:父母的婚姻是不幸的,看到他們現在這個樣子,我以後絕對不會結婚,我不想變成父母的樣子。
與其選擇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如果孩子生活在雞犬不寧的家庭,他們內心就缺失了安全感,再加上學業上的壓力,無法安心學習,必然會影響到學習成績。他們非常不想看到自己學習時,父母開始戰火紛飛。
孩子甚至會把責任推到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沒有本事和能力,阻止父母不要再爭吵,恢復良好的關係,常常處於自我責備之中。
經歷大人爭吵的孩子,其內心從擔心變得煩躁,無法安心做自己的事情。父母會認為,吵架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管,你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其實,父母吵架時,小孩心中充滿恐懼,年長的孩子內心反感。因此,家庭氛圍好的父母,孩子能夠安靜、開心地長大,不僅有安全感,而且自信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