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父母離婚,最慘的應該是孩子。曾經有那麼一雙小手,努力地想去抓住兩個大手,因為抓緊了,就是幸福,可是,他怎麼抓,也抓不到了。

小區有個小男孩,4歲,比起一般孩子來,總是反應慢半拍。而且,他幾乎都不怎麼笑。

後來才知道,這個小男孩在2歲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離婚了,而且據說為了離婚這事驚動了很多了人、大動了干戈,這場戰役的焦點不在於錢和財產,而在於孩子的撫養權。

是爭著要孩子的撫養權而引發戰爭嗎?不,是因為誰都不要,互相推導致的糾葛。

孩子的媽媽主要是由於家裡人的反對,認為帶一個孩子以後就不好改嫁了,所以堅決不要孩子。而孩子的爸爸則是因為他覺得麻煩,而且他本身對這個孩子沒多少感情,也不親熱,所以自然也不想揹負這個責任。

所以,這個小男孩成了皮球,踢來踢去。後來實在是因為沒結果,孩子還是判給了男方,因為爺爺終於鬆口,願意看著孩子。

小男孩就由著爺爺奶奶帶,親爹出去外面打工了,一年只回一兩次,而親媽則是聽說改嫁了之後,就再也沒有找過他,每個月會寄800元撫養費過來。

小男孩的臉上沒有了笑容,各方面的發育也比同齡人慢一些。

在父母離婚後,孩子容易出現“父母離婚後心理創傷症候群”的許多症狀,父母要關注孩子的情緒和行為變化,在家庭生活或親子互動時做出觀察和評估,採取行動做出預防或解決,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人生危機。當然,這裡的4歲孩子由於心理年齡還不成熟,很多時候他的傷感來自對他愛的忽略,缺愛的他形成了對生活的逆反心理和悲觀情緒。

如果一段感情的結束無可避免,再勉強在一起也是一種錯誤,那麼,如何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呢?如何才能避免出現“父母離婚後心理創傷症候群”症狀呢?

一是消除孩子的被遺棄感。如果有可能,儘量多給孩子一些關愛,如果不能在一起生活,請多抽時間去看望他。以孩子的益處為考量做出善意的協議,同時傾聽和尊重孩子的意見,讓他的被遺棄感儘量減少一些,對生活依然充滿信心。

二是幫助孩子適應新生活模式。哪怕是離婚後與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如果這是一種無奈之舉,那麼請幫助孩子適應這種模式,而不能讓孩子產生悲觀失望情緒。請告訴他,沒有爸爸,爺爺奶奶依然愛你。而這個4歲孩子的爺爺奶奶,是不大懂得表達的老人。如果是離婚的狀態無可避免,那麼未來生活可能產生的變化,包括居住方式、關係變化等,並幫助孩子去面對和調適。

三是維護孩子的尊嚴維繫親子關係。維護孩子的自尊,讓孩子知道離婚或單親並不是件羞恥的事,也不需要害怕別人知道。父母和孩子儘量多一些肢體接觸,保持生活習慣和規律。儘量和不同住的家長有更頻繁的聯絡,這樣會對於更長的分離感到適應。

美國心理治療專家鮑恩認為,原生家庭對個人親密的關係影響非常大。

“原生家庭中的父母關係的模式和親子關係模式,會持續影響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尤其是在親密關係中,人會傾向於複製早期原生家庭中的關係模式的建立。”

寫在最後的是,希望每一對過不下去的夫妻,走到婚姻的邊緣之際,可以瀟灑說分手,但是如果有孩子的話,還是要顧及孩子的狀態和感受,不要讓這個無辜的孩子成為“誰也不要且厭惡”的孩子。

19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新手父母容易忽視小錯誤,消除寶寶安全隱患,時刻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