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老人們一上了年紀,就會忙不迭地給自己的兒女帶孩子,這似乎是歷來的規矩。但是,老人們帶孩子有利也有弊,不知你知否?
俞強最近做了一件大事,就是把家鄉的父母包括自己的兒子小宇接來和自己同住。俞強和媳婦是大學同學,畢業後在省城打工。結婚後有了孩子之後,兩人也沒有休息,而是把孩子斷奶後送回了老家,由爺爺奶奶來帶。父母是自己的親人,帶自己的孩子很是放心。平時兩口很忙,只有過年才回家。這不,現在兩人的經濟條件好些,就把父母孩子接來住了。誰知孩子的好多狀態真讓兩人堪憂。就拿今天中午來說,媳婦做了一盤紅燒肉,誰知剛擱在餐桌上,小宇就一把將肉拉在自己跟前,嘴裡還不停地說:“啊!我就愛吃紅燒肉!”這時,小兩口面面相覷,覺得真是意外。而一邊的老兩口呢?卻安之若素地說:“慢點吃啊!寶貝!別燙著!”
看到這,作為中國家長的你是否感到很眼熟。是的,這樣的場景估計不是一家兩家上演過。別說吃喝,有好多中國老人因為過於嬌慣下一輩,教育理念和方式都有一定的問題。
▲爺輩老人對孫輩的格外溺愛
這個話題對於傳統的中國人來說,已經不是十分新鮮的了,其實也是老生常談。全地球幾十億人,也只有十幾億的中國人把撫養孫輩當成應盡的責任。中國的老人們養大了兒女養孫子,其間的辛酸苦辣可想而知,可老人們真是心甘情願的。但是,同時有個問題就出現了。在中國,到處存在著“隔輩親”的現象,對於孫輩和兒女在情感上的付出相同,但是卻很溺愛孫子。有這樣一位外婆,有天不滿地對鄰居說:“我就看不慣我那女婿,孩子四五歲了,想騎騎大馬都不行,不就讓孩子騎一下嘛,能把你咋地!”鄰居聽了,無言以對。
▲老一套的教育理念
人上了年紀,難免會跟不上形勢,這包括對新生事物的認知。其實,教育孩子也是這樣。老人們把兒女拉扯大了,又以同樣的思想對待孫子,未免會落後於世。很多中國老人思想陳舊、觀念落後。而往往因為上了年齡會自以為是,覺得我都把你養這麼大了,還怕帶不好你的孩子。這時,兒女們往往是接受了新式教育的。所以在教育理念上會和父母發生衝突,就像剛才提到的小宇父母。他們看到孩子這樣,肯定心裡不爽。可是,爺爺奶奶卻習以為常了,這說明平時孩子在他們跟前就是這樣的。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老人們真是一顆心撲在孩子身上,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他們的初心肯定是好的,只是方式欠缺。因此,我們不要一味地責怪父母。他們的年齡都大了,最好是找個合適的渠道解決。
① 父母要做好有效陪伴
對年輕的父母來說,讓老人帶孩子時最好的選擇,因為爺輩的老人是血肉至親,孩子不會受罪。但是,作為父母給孩子最佳禮物就是陪伴,讓爺爺奶奶帶孩子沒有錯,然而作為父母你們不能不陪孩子,不僅陪,而且是有效的陪伴。孩子最需要的是爸爸媽媽的營養,老人們對孩子的愛雖然不可忽略,可不管工作再忙,你給孩子的付出也是必須的。不要把孩子一給了老人就一推二六五,對孩子來說,父母角色的欠缺對一生影響很大。
② 兩代之間要多溝通
有了孩子之後,小兩口可以多多跟父母取經,因為老兩口有豐富的育兒的經驗,你在這方面多向老人請教,對於家庭關係的融洽也有好處,父母會覺得你們尊重他們,從而心情舒暢。可是,進一步來說,為了杜絕對孩子的過於溺愛,兩代人之間就要樹立統一的目標,看怎麼用既科學又合適的方法把孩子帶好,讓孩子在一個充滿著親情的大家庭裡茁壯成長,成為一個適應社會、有禮有節、舉止有度的好孩子!
怎樣把孩子帶好,還真是一門學問。現在的年輕人都逐步意識到這方面的重要性。但有些思想守舊的老人卻還沒意識到,他們一般會毫不在乎地認為這不是什麼事。其實,事情往往就是在這種疏忽的狀態發生的。因此,朋友們,如何帶好你的寶寶,需要多加思量,有老人帶是好,但關鍵要怎樣才能真正地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