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後卻叛逆?無數家長看完都沉默了!
在一個孩子成長中,大多數家長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孩子聽話嗎?”
好像只要孩子聽話,就萬事大吉了。
除開我們當下的應試教育不說,在孩子成長中會遇到的問題很多,而生活就是一個不斷出現問題又去解決問題的過程。
很多人關心是孩子成績好不好,聽不聽話,但卻很少有人去問孩子真的開心嗎?
童年應該是每個人最無憂無慮的階段。
編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韓劇《請回答1988》,這是一部講述親情愛情友情以及鄰里之間相處,從細微的一些事情中去感受愛的存在。
而劇中的德善因為是老二,上面有姐姐,下面有弟弟,所以不管是有穿的還是有好吃的,總是沒有她的那一份。
甚至是家裡發生了煤氣中毒,父母把暈倒的姐姐弟弟抱了出來,過完才想起還有一個女兒在屋子裡面。
因為常常被忽視,所以德善很少感受到父母的愛,也不惜為此與父母爭吵,但爭吵過後又會恢復如常。
編輯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但對於聽話懂事的孩子來說,即使再想吃糖也不會哭。
正如網友所說:熊孩子只要偶爾做一件暖心的事就能讓所有人都誇讚,可懂事的孩子一旦做了一件出格的事卻會讓全世界的人失望。
佳豪是我認識的一個非常懂事孩子,有時候我看見他的懂事都覺得十分心疼。
他的家境不算好但也不算差,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父母總是鼓勵他將玩具或者是好吃的先給妹妹,妹妹不玩了他才會拿起玩具,好吃的也要等妹妹先吃。
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先把老師留下來的作業完成,然後就會代替媽媽帶妹妹玩,吃完飯之後佳豪還要洗碗。
父母逢人就誇佳豪懂事聽話,非常勤勞,是一個十足的小暖男。
編輯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曾有過這麼一個實驗。徵求一些年齡等同的小朋友,把他們分成人數均等的兩個組。對小朋友們,進行簡單的測試。
第一輪測試,兩組小朋友的成績,相差無幾——第二組的小朋友,成績還略高一點點。然後進行第二輪。
測試之前,實驗主持者宣佈:小盆友們,你們在第一輪的表現中好乖,好優秀,因此獎勵你們糖果吃。
哇耶,小朋友們心花怒放。糖果端上來,先從第一組小朋友分起,分到第一組的最後一個小朋友,恰好分完。第二組的小朋友,感覺好震驚,說好的吃糖果,怎麼沒有自己的?
實驗人員笑咪咪地道:有的小盆友沒有分到,不要緊,接下來還有冰激凌吃哦。冰激凌端上來,仍然是從第一組小朋友分起,第一組分完,冰激凌又沒了。第二組的小朋友,已經震驚到麻木了。
然後實驗主持者若無其事地說:有些小朋友沒有分到,沒分到就算了。現在我們開始測驗哦。
第二輪測驗結果,第二組的小朋友,成績激流勇下,竟然只是第一組小朋友成績的四分之一還不到。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不合適、不公正的教育方法,會讓孩子陷入到巨大的困惑與痛苦之中,失去對這個世界的信任,喪失行為能力。
編輯
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完美的,都是場驚心動魄的大冒險。要記得父母的正確引導,感謝他們的智慧。也要記住父母的失誤,憐憫他們的無奈。
早年適用的法子,現在不一定仍然適用,因為環境在變,孩子的心態也在變。不要用前人井底觀天的人生經驗,去指路後一代不可測、未可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