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不聽話,你會動手打罵孩子嗎?
很多家長面對難管的孩子,都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觀點,覺得孩子只有打一頓才會乖乖聽話。事實真是這樣嗎?
朋友家兒子,特別調皮,在家裡老人管不住,平時寫作業也不積極。
而且,在學校還總跟老師頂嘴,把老師氣得總喊家長到學校交流。
被“約談”多了,朋友特別生氣,就忍不住打了兒子一頓。
剛打完,看兒子哭得很傷心,她也很心疼。不過,兒子那幾天可老實了。
但是,過不了幾天,就又開始在課堂上搗亂,用老師的話“行為比之前更惡劣”。
後來,她才知道,孩子只是怕捱打,才表面聽話,實際上對自己媽媽很不滿,也不滿老師總是“打小報告”。
其實,她兒子說,自己不是故意搗蛋,而是每次舉手發言老師都不喊他,才故意弄出小動作吸引老師注意的。
孩子越打越不聽話,還學會了“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這說明打罵並不能解決實質問題。
所以,管教孩子有“三不打”,打完孩子就“毀了”,家長一輩子自責。
而這裡的“三不打”,主要指三個年齡段的孩子不能打。
管教孩子有“三不打”,家長要謹記!①0-3歲的孩子
家有孩子,大家都知道三歲前是最難帶的。
因此吃喝拉撒睡都需要家人全方位照顧,而且因為還處在懵懂無知的狀態,又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莽撞,會經常惹家人生氣。
於是,孩子3歲前,可能很多家長會忍不住揍孩子。
但是,如果孩子不懂事,也不認為自己錯了,父母的打罵只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愛他了,內心會很受傷。
關鍵是,那麼小的孩子,經不起父母的拳頭,很容易被打傷。
所以,0-3歲的孩子,打了身心很“受傷”,後果嚴重的話,家長一輩子都會自責。
②6歲後的孩子
等到孩子6歲了,又是一個成長的“坎兒”,也是讓父母非常頭疼的時候。
就比如朋友的家孩子,剛上小學,對什麼都充滿好奇,而且有了新朋友,還比較貪玩。
所以,可能在寫作業上讓家人操心,也可能在學校裡惹點事。
甚至,因為接觸到新事物,開始對身邊的事物好奇,總是不聽家人的話,開始“搞破壞”。
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如果只用打罵解決問題,其實是“打掉”的他們的求知慾。
他們不是真的搞破壞,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會探索事物,也會故意引起大人的注意。
父母要了解這一階段孩子的心理特徵,不能動不動就打孩子。
說起青春期的孩子,也捱打最多。
因為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有強烈的自我意識,開始不服管教,挑戰父母和老師的權威。
而且,因為青春期荷爾蒙的影響,容易暴躁、衝動,很容易惹是生非。
就像刺頭一樣,父母就會忍不住打罵。
但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是尊重,是跟大人平等的交流。
如果大人還把他們當小孩子來管教,只會越打越叛逆。
經常捱打,對孩子的危害有哪些?①孩子缺愛
就像3歲前的孩子,正是跟父母建立依賴關係的關鍵時期。
如果經常捱打,孩子就會缺愛、沒有安全感,還容易被打壞。
②複製父母的暴力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如果父母凡事都以打罵解決問題,那麼孩子就會複製父母的暴力,變得暴躁、易怒。
以後他與別人相處,也會變得愛動手。
打罵有時候是管用,但是容易把孩子管得太聽話,變得順從、膽小,毫無主見。
這樣的孩子,長大獨立性不強,還容易被欺負,很難有出息。
對於不聽話的孩子,父母不妨這麼做①多跟孩子交流
其實,有時候孩子搗亂,也不全是故意犯錯誤。
上面案例,其實就是想引起老師的注意,讓老師多提問他。
還有的孩子,在家裡摔東西,其實也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
所以,如果孩子犯錯,父母要先跟孩子交流,瞭解他們的真實想法,這比上來就打罵更能解決問題。
②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經常打罵孩子,不會控制情緒,那麼孩子耳濡目染,也會變成父母的樣子。
所以,孩子不聽話,打罵不是最佳處理辦法,父母以身作則引導孩子,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