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1.醫生會根據寶寶的狀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孩子生病了,寶爸寶媽們迫切地想讓寶寶快速好起來,就可能根據自己的經驗亂來,亂吃藥:吃止咳藥、吃退燒藥、吃退火藥等藥物。病情沒有任何好轉,最後還是上了醫院,可能會遭到醫生的斥責:“怎麼才送來?你是醫生還是我是醫生,生病了,不瞭解情況,胡亂吃藥,吃錯了怎麼辦?”這時家長們會感到非常委屈。

所以寶爸寶媽們應該瞭解什麼是適宜治療,什麼是最快治療。疾病痊癒速度雖然偏慢,但痊癒後狀況良好,不會引起遠期健康問題的治療,叫做適宜治療。最快治療,顧名思義,就是能用最快速度緩解症狀的治療。但最快治療不一定是最適宜的治療。

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但是一到孩子真生病了,家長們瞬間就炸毛了。看著自己的寶寶不像之前那麼活潑了,耷拉著臉,無精打采的,頓時就心疼了。恨不得讓孩子馬上不發燒、馬上不拉肚子、馬上停止嘔吐,希望醫生進行快速治療。這種心理可以理解,醫生當然也希望孩子馬上好起來,但是疾病的恢復需要一個過程。比如說,孩子腹瀉,醫生看後讓孩子多嘔吐、腹瀉,誘導排便,將腸內的毒素儘快排除,有利於疾病的早期恢復,很快就會自愈。但是家長著急了,“為什麼不給吃止瀉藥?”自己回去就給孩子吃了,結果不腹瀉了,第二天高燒不退。為什麼?因為腹瀉是排毒的過程,不腹瀉了,但毒素排不出去,就會留在體內。那疾病能恢復的快?

所以對待寶寶生病,家長不能根據自己的經驗,要相信醫生的判斷和專業。需要的治療一定是不會引起遠期健康問題的適宜治療。因此需要家長有定力,穩住,才能做到適宜治療,不然病治不好,叫不正確治療。惡果只能是孩子承擔,家長操心!

2.能選擇物理治療就不要選擇服藥!

物理治療就意味著不用藥物,而是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方式方法作用於人體以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對於嬰幼兒經常出現的發熱、咳嗽等都可以使用一些物理方法。

家長們都應該知道“是藥三分毒”,因此物理療法對寶寶身體的損傷要小於藥物治療的。醫生在判斷寶寶的病情時,會根據醫學經驗,給出一些治療方案選擇,比如:物理治療、吃藥治療、輸液治療等,當有物理治療時,家長們儘量選擇物理治療方案。一些寶寶的常見病在醫生囑咐下,進行物理治療,是對寶寶身體最大的保護。不要擔心寶寶當時的難受狀態。

3.能選擇口服藥就儘量避免靜脈輸液!

很多家長都會問:“醫生,您看打點點滴快,還是吃藥快?是不是打個點滴就能好了!我們打點滴吧!”這時醫生因為家長的強烈要求進行了點滴治療!

一般情況下,口服藥物會相對安全,因為腸道是一個過濾膜,口服的情況下有些東西會被腸道阻擋,可以透過糞便排出人體;而靜脈輸液這是直接注入血液,如果用顯微鏡觀察靜脈輸液的過程,你會看到大量的顆粒物進入孩子的血液當中。

在國外,靜脈輸液甚至達到了小手術的級別了,只有在住院的情況下才會進行靜脈注射。實際上靜脈輸液是非常危險的。我們所處的環境肉眼看起來好像特別清潔,實際上用顯微鏡一看,到處都是顆粒。輸液的時候,這些顆粒可能跟著輸注的液體一起進入血液裡。

一般人都認為靜脈輸液起效更快,但實際上,同樣的藥物,口服用藥比靜脈用藥達到藥效的高峰晚不了多長時間,但是口服藥藥效持續的時間會比較長,而且副作用會明顯降低。

而且絕大多數口服藥都是脂溶性的。如果我們的食物中有脂肪攝入的話更利於藥物吸收。建議飯後服藥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在用藥時,要相信醫生的判斷,接受醫生的建議,而不是想當然就用點滴!!

6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爸爸剛把兒子送到學校,就被校門衛電話“轟炸”,原因令網友笑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