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社會學家安妮特·拉魯(Annette Lareau)在過去的20多年裡記錄和分析了美國貧窮或工薪階層家庭的孩子與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有哪些差異。

她是怎麼調查的呢?

在1990年到1995年間,拉魯以美國東北部某大城市的2所小學作為基地,調研了88名學生,又對其中的12名9到10歲的孩子,還有他們的家庭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多維度察訪。這12個孩子中6男6女,平均分佈在中產階級、工人階級和貧困人群之中。她把研究成果都寫進了《不平等的童年》這本書。

中產階級崇尚"協作培養"。

拉魯說,毫無疑問,在“協同培養”方式下長大的兒童能在將來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對成年人的要求。現代職場,甚至包括教育機構在內的公共部門都會給予那些果斷、自信且有著強大語言和推理能力的個人更高的獎勵。“協同培養”讓孩子們學會的最基本的技能就是如何提出自己的疑問。

其間,拉魯住進了威廉姆斯的家做調研,這是一箇中產家庭。

有一天,當威廉姆斯夫人帶著兒子亞歷山大去做常規身體檢查時,拉魯也一同前往。在去的路上,威廉姆斯夫人對她的兒子說:“亞歷山大,你應該想想一會兒要問醫生一些什麼問題。你可以問他任何問題。不用害羞,什麼都可以問。”亞歷山大琢磨了一下,然後說:“我在腋下塗了除臭劑之後長了一些小包。”“真的嗎?”媽媽問道,“那你的確應該問問醫生。”

看到這裡,我們是不是可以模仿威廉姆斯夫人跟兒子對話的模式。

首先,威廉姆斯夫人提醒兒子開動腦筋想問題。

其次,鼓勵兒子勇敢地提問題,不要害怕。

當兒子想出了一個問題,威廉斯夫人建議他問醫生,即專業人士。

這樣的對話,不需要額外花錢上課外班就可以把辦到吧?關鍵你要有這個意識。

老祖宗教我們"訥於言而敏於行",在現代的教育理念裡,應該理解為既要說也要做。我們要說的,當然不是說無用的廢話,或者純粹的發洩情緒。本來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就少,所以,要說就要說有內容的。

說理和商討是協作培養所推崇的教育策略。家長們要有意識地在語言和見地上去引導和培養孩子。

家長不要只是用簡單粗暴的命令,要給孩子一些選擇的餘地,引導他們進行思考。

另一方面,中產家庭的家長通常非常願意花時間與孩子探討一些課外話題,這能夠提升他們的詞彙量。還會有意識的幫助孩子熟悉一些交際場合所需的特殊技能,例如自我介紹、握手禮儀等等。

回到威廉姆斯夫人帶兒子檢查身體的場景。在檢查室裡,醫生開始按照常規程式一一做檢查。在量完身高後,他指出亞歷山大的身高是在95%的位置上。

亞歷山大打斷醫生問道:“我在什麼上?”

醫生回答說:“這就是說當你10歲時,在100個跟你同齡的小朋友中,你比95個小朋友高。”

亞歷山大接著說:“我不是10歲。”

醫生回答說:“呃,他們按照10歲的生長曲線來給你做的比對。你現在9歲10個月,通常他們都是取最近的整歲來進行計算。”

亞歷山大在這個對話中也許顯得不是很禮貌,但是他用自己的疑問來打斷某個權威人士的做法,體現了一種自信的好奇心和對自我價值的認可。

這種行為大概只會出現在中產階級家庭里長大的孩子身上。

你看,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能利用他們更優異的語言能力去定製任何自己所在的場景。在之後的人生道路中,無論是求學的過程還是進入社會開始工作,這都會使他們獲益匪淺。來自中產階級家庭的成年人善於將抓住的機會最大化利用起來,並且他們獲得的機會本身就比工薪階層的人多。他們有著將形勢引導為如自己所願的技能。

而來自工薪階層家庭的成年人往往就不懂得主動向那些能夠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的機構尋求幫助,還老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不得不說,還是意識問題。首先家長要對每一個場景保持一個敏感度,就能儘可能多地抓住教育的機會。

可以說,經過家長的不懈努力,孩子10歲左右,不但能夠非常自信地對成年人做出各種評判,甚至能對政府事務發表自己的見解。

這樣的孩子,不用懷疑,肯定是一個個性出眾、能表達自我的孩子。

書中還記錄威廉姆斯家庭生活時還有另外一個小故事。

這種型別的對話往往是中產階級家庭裡的家常便飯,它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孩子的好奇心以及追求這種好奇心所需要的表達上的自信。

事實上,工薪階層家庭的孩子可能有更多的機會來表現出發自內心的好奇,因為他們不像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那樣被放在溫室裡,每天的生活都被安排得滿滿的,因此他們就能有更多的時間去追尋一時燃起的興趣。

但是中產階級家庭的父母更擅長給他們的孩子循序漸進地灌輸提問的習慣。他們會經常測試孩子,也會讓孩子來自測。透過這樣的方法,他們就能訓練孩子保持好奇心。

平常,圍繞一個概念,展開深入的對話,當進行不下去的時候,可以上網或者在書上查詢,又或者向老師求教。

中產階級所用的協作培養模式,其中所強調的語言運用,這個不需要額外花錢學的東西,我們透過學習可以習得的。

除了使用"功能性語言"以外,即對孩子發出簡單的、直接的,要求做什麼、不允許做什麼、違反會有什麼懲罰等等要求,還要學會帶出話題,設定疑問,進行深度的對話。

透過家長有意識的引導,讓孩子們擁有了敏捷的表達能力,建立了分析說理的能力,同時也對抽象概念更加熟悉。

家長要意識到語言能力所帶來的好處:如果你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需求,能夠以理服人,就有更多的可能讓規則為自己服務。

家長單憑這個意識,並在這方面持續地投入,只要有書或者網際網路,就抵得過幫孩子報幾個學習班。

10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備孕期如果做了這件事,分娩時會很順利,你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