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生活中有些小孩子說話會口無遮攔,在公眾場合一說話就讓家長下不來臺。

比如:對著胖一點的女性問:“阿姨你肚子真大,你是有小寶寶了嗎?”這時候大人往往會說,孩子還小“童言無忌”,不要放在心上。

如果是三、四歲的小孩子,家長還可以這麼說,但是如果孩子已經八、九歲甚至更大,就不再是“童言無忌”了,而是沒有教養。

要是家長不及時干預,積極引導孩子“學會說話”,那麼對孩子以後的人際交往將大有弊處。

小月家的老人臨時有事,就把孩子送到她公司呆一會,但讓小月沒想到的是,帶著寶寶在辦公室轉了一圈,居然讓她的“尷尬症”都犯了。

結果孩子捏著鼻子說:“叔叔你的嘴巴好臭啊!”在小月聽到孩子說完這句話後,頓時覺得世界都凝固了,尷尬到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最後還是同事打破了尷尬說:“可能是我抽菸吧。”

回到家後,小月跟孩子嚴肅地說了他這麼做的不妥之處,同時也為此犯了愁:究竟該這麼跟孩子說才能讓他理解有時候不需要說“實話”呢?

為了不讓家長承擔孩子“童言無忌”的後果,就需要教會孩子“好好說話”。

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家長儘量要用委婉的語句糾正他而不是兇狠地斥責他,這樣孩子在面對別人的過錯時也會表現的寬容、得體,畢竟只有高情商的家長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引導孩子感同身受

當孩子因為別人說他笨而感到難過的時候,家長在安撫他的同時可以開導他:“你這次搭積木沒搭好,那媽媽就陪著你多練習幾次,說不定下次就能成功了。”

這麼說的目的是先讓孩子及時地走出負面情緒,當他平靜之後再說:“他說你笨讓你感覺難過了,因為你覺得自己受到了攻擊,那如果你這麼評價別人,別人也會難過。”

家長可以藉此機會引導孩子試著感同身受,讓他知道即使是表達不同意見的時候也不能說侮辱性的詞彙,因為這會傷害到別人。

其實孩子總有一個階段會喜歡把看到、聽到的,用自己簡單的詞彙來表達,他並不知道自己的表達方式有可能是不對的。

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地嚴厲批評他,只會讓他變得“沉默”或者用“說謊”來討好家長。所以家長一定要循循善誘,不能急功近利地要求孩子一次教育後就能“好好說話”。

5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這些網紅玩具已致多人眼睛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