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作為父母“情緒垃圾桶”的孩子

“從小到大,我媽一直就像一臺‘冷水機’一樣,每當我開心地覺得我有一點收穫時,她就跑出來撲滅我的熱情、撲滅我的自信自尊甚至撲滅我的生活。”一位來訪者說。

有些父母在意識層面雖不是故意想要孩子變得怯懦自卑,很多時候也並不覺得自己所說的話就是一瓢冷水,但他們習以為常的溝通方式確實集中在質疑、否定和批判上。這些父母向孩子投射的,很可能正是他們內心對自己的對不確定、對落後的擔憂和恐懼。他們不能接納自己的擔憂和恐懼,所以把自己心裡的負面感受扔給孩子,讓孩子去承接擔憂和恐懼。

可悲的是,這些父母日常的精力主要都放在“打敗”自己的孩子上。如果行為上不能打敗,就從意志上打敗。比如,諷刺孩子的成就、蔑視孩子的進步、懷疑孩子的能力等等,然後把這些動機,變為冷言冷語,潑到孩子身上。

然而,那些能“打敗”其他成年人的父母,並不會把精力放在“打敗”孩子上。也就是說,冷水機父母更多地在自己的現實生活中、社會功能上都感受到了挫折和失望,然後把這些對自己的失望,變成了對孩子的失望,從而讓自己感受到平衡。就好像,自己從未失敗,失敗的都是孩子。

投射是有能量的,如果父母堅持不懈的把負面的評判和擔憂投射給孩子,就等於在給孩子創造一個負面的現實,再好的孩子也會被父母長期的負面催眠搞砸。家長過度的的擔憂就是一種“詛咒”,孩子在潛意識裡會認為:媽媽希望我這樣,只有我這樣才能滿足媽媽。

真實的愛,是共贏的,給予越多能量收穫越多能量,雙向流動滋養。而自戀捍衛戰,是零和遊戲,一個人病態自戀的滿足,需要建立在另外一個人生命力被吸食的基礎上。這就發生了能量吸食。

這種吸食在工作關係,朋友關係,家庭關係中都能發生。而父母和孩子之間發生的,則是最嚴重的。孩子要在父母的“冷水”中頑強地求生,要想不讓父母的言行,成了阻攔自己人生髮展的第一道坎,其實是一件很艱難的事!

原生家庭愛之法則一:孩子應拒絕接受來自父母的負面影響和傷害

其實父母遇到的一些負面事件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不是可以傳給下一代的“遺產”,所有這些只能侷限於父母自己去承受。保護孩子不受自身負面狀況的影響,應該是每一位父母的責任。

當父母給出有害的東西,或當孩子接受這些東西的時候,愛就會受到傷害。孩子應該把自己和父母區分開來,認清自己權利和責任的範圍,這也是對父母的尊敬,對父母的愛。

如果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發洩情緒或尋找情感滿足,而孩子也會覺得有責任安撫父母或和他們“在一起”。當父母像孩子一樣接受自己孩子的付出及犧牲,這就必然導致家庭中角色和功能的顛倒。其結果不會讓任何人滿意。幼小的孩子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哪怕是剛學會說話的孩子會覺得對父母負有責任

當家庭陷入這種模式,每個人都將痛苦不堪。孩子的付出以及安撫父母的努力註定失敗,因為沒有一個孩子能夠滿足自己父母的情感需求,填補他們的空虛,拯救他們的痛苦。當父母的痛苦需要盲目地藉助傳導給孩子而取得平衡時,痛苦就會從這一代傳到下一代,永無止境。

無論父母之間發生了什麼,都不關孩子的事。無論父母告訴孩子什麼他們之間的事,孩子都應儘可能忘記,以保持自己的心靈和靈魂不受汙染。當母親對孩子說她留在父親身邊,全都是因為孩子的時候,她並沒有告訴孩子事情的全部真相,如果真的認為母親留下來是因為孩子,孩子就太看得起自己了。

孩子對父母的愛是無限的,透過受相似的苦和父母連線在一起,對他們來說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如果母親情緒低落,女兒也會情緒低落;如果一個父親酗酒,孩子也會不自覺地用某種方式模仿父親的遭遇,並會像父親那樣在生活中處處失敗。

那些表面上強烈否定父母,拒絕父母,叛逆父母的人,潛意識裡卻常常在仿效父母,並盲目地愛著自己的父母。這樣的孩子雖然在表面上要彰顯出與父母巨大的區別,卻仍然無意識地重複著父母做過的事情——孩子因為盲目的愛,會無意識地把自己搞成最理解父母的人。

孩子有時表面上跟隨父母中佔優勢的一方,但實質上卻在跟隨弱勢的那一方。而且通常孩子並不能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他們為何會這樣做?因為孩子透過維護對一方父母表面上的忠誠和對另一方實質上的忠誠,他們才能維持整個家庭系統的平衡。

如果孩子從一方父母那裡得到“不要像你父親/母親那樣”的資訊,那麼他的忠誠就會要求他變得更像被禁止的一方。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辦法是:孩子透過接受父親/母親,而不再陷在與他們的牽絆中。

原生家庭愛之法則二:接受現實的父母

嚴格來說,我們並不是從父母那裡得到生命,生命只不過是從很遠很遠的地方經由他們來到我們這裡,父母只是我們和生命源頭之間的聯絡,不論他們有什麼缺點,都不會影響這一點。並且,只有當我們和父母聯絡上時,我們才接近了源頭。因此只有當一個人承認生命之源並感謝禮物提供者的時候,才會發生一些美妙的事情。

愛要求接受者尊重“生命”這份禮物並感謝禮物的提供者,無論是誰,都應熱愛和尊重生命。只有當一個人接受禮物並感謝禮物提供者的時候,TA才會在陽光下高高舉起這份禮物,讓它閃閃發光。

接受父母並非要我們否認某些負面的東西,而是允許一個孩子接觸父母親完整的內心深處。我們會看到父母的失敗,看到他們的苦難和失望,看到他們不盡如人意的遭遇,從而相信他們已經竭盡全力地面對自己的命運。當我們在靈魂深處看見自己的父母時,我們就會因之而有所改變,而且父母也會發生改變。

作為孩子,如果我們能夠接受父母並非完人並努力超越父母的問題,如果我們能成功地接受父母身上那些好的東西,並拋下那些沉重的痛苦,這對父母來說也是一份極大的安慰。

只有當孩子放棄對父母的道德評判,也拋開分擔父母痛苦的潛意識衝動,誓言不再讓父母的痛苦在自己身上延續下去,孩子才能過上正常快樂的生活,這一家族不幸的鏈條才會就此斬斷。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接受父母賦予自己的生命,然後對生命中的各種際遇敞開自己。

如果孩子在心中排斥父母中的一方或雙方,他必定會感覺到空虛和不完整。因為排斥或貶低父母的結果總是一樣的——孩子自己會變得被動,感到空虛,這是引起抑鬱的一種常見原因。就算孩子曾經被父母傷害過,ta仍然可以說:“是的,我承認你們是我的父母,並接受你們生下我這一事實,我接受你們給我的好處,我相信你們已經儘自己所能地對待我。”

當一個孩子抱怨他的父母:“這件事你不對,你們傷害我很多,你給我的不夠……”,那麼這個孩子就不能和父母分離。而一旦接受了自己的父母,則會產生一個奇特的效果——孩子和父母分離,這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變得圓滿。

接受父母意味著:“我感謝你們給予我生命。現在我長大了,我會照顧好自己,我心平氣和地離開你們。”

接受父母以及和父母分離,實際上是一個人內在的過程,這對一個成年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許多人發現,一旦成功地接受了以前被自己拒絕的父母,自己生活中的危機就迎刃而解了。

一些有用的建議

擁有怎樣的父母,對一個人影響巨大,這一點不可否認。

但無論擁有怎樣的父母,坦然接受自己的命運,努力轉化他們曾經帶給我們的負面影響,是我們的人生功課。 作為子女,不評判父母。允許父母自己去處理他們與配偶之間的愛恨情仇以及各種人生難題——因為這是他們的人生功課。

他們是你的父母,這是一個生物學上不可否認的事實,他們生小孩也只是出於延續生命的需要,你的生命借他們而來是一個無關道德、是非的事實。因此,除了這個生物學事實之外,無論父母是怎樣的人,都不必把父母言行的責任攔到自己身上,我們可以對父母說:“你做的一切,你自己負責。但無論你做了什麼,你還是我的父/母親,我感謝你給了我生命。我是你的兒子/女兒,不是法官。”

如果父母做了傷害孩子的事情,孩子也不應憎恨父母,因為憎恨只會把孩子和父母聯絡得更緊密。為了保護自己,在條件允許時,請儘量遠離那些可能繼續傷害到自己的人,但我們仍然能夠在心裡對他們說:“你所做的讓我感到辛苦,這段時間我不想見你,但是你仍然是我的父親/母親。我會享受你給我的生命。”說了這些話,一個人才能釋放自己,讓自己獲得自由。

26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幸福的家庭,從來不是三觀相合,而是不爭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