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了,每天早上孩子都很艱難才能從被窩裡爬出來。每次到上學的時候,都會感慨“好冷啊!如果不用出去上學就好了!”
今天又下雨了,飯桌上,孩子突然對我說:“媽媽,你真舒服,每天在家歇著……”
老母親突然覺得飯都不香了。
我說:“我也不想在家好嗎?你以為在家很舒服?我寧可出去上班”
孩子又說:“怎麼會不舒服呀,你每天啥都不幹,歇著……”
我已經無力吐槽了,自從我全職在家,孩子都覺得我在家啥都不幹。
以前給他講過,我在家也很忙,要洗衣服啊,要做飯啊,要打掃衛生啊……
但是孩子好像還是認為:媽媽什麼都沒有幹。
有時跟老公吐槽:“我也很辛苦,但是孩子卻認為我啥事兒都沒幹,很舒服”
他會安慰我說,孩子還小,長大了會理解的。
但是我完全不這麼認為,相反,我覺得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這種看法會愈加強烈。
……
我向一位全職了8年的姐姐請教,問她是否遇到這樣的情況,她說孩子之前也這樣說過,不過現在都很體貼她了。
原來,她開始的反應跟我差不多,也是鬱悶、解釋,但是都沒有用。
後來她學會了“示弱”,請孩子幫忙做家務,慢慢的讓孩子參與到更多的事情當中去。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明白了媽媽每天要做什麼,每項工作都不容易。
現在孩子有時間了,會主動幫忙,還成了貼心的小暖男,沒事兒就說:“媽媽好辛苦啊”……
反思自己,確實有時候給孩子營造了一種“媽媽很懶,媽媽什麼也不幹”的情景。
比如週末,如果只有我和孩子在家,一般都是和他呆在家一整天,他正愛玩的年紀,根本呆不住,而我最多帶著他去小區裡玩一圈;
因為老失眠,白天我需要時間補眠,不然就頭痛欲裂。所以週末我還特別希望他也能午睡一會,這樣我就能睡覺了。但很多時候他不想睡,而我在沙發上昏昏欲睡;
平時我會打掃衛生,但是到了週末我反而會不做這件事。一是我怕孩子跑來跑去滑倒,二來他一直在玩,我收拾完馬上會恢復原樣,所以都是等他上學了我才會收拾。
……
在孩子眼裡,我好像就是沒做什麼,這樣一想,他能說出這樣的話也可以理解了。
以後,我得讓孩子看到我的改變、我在做事,最關鍵的是,請他參與到我的世界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