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給我打電話說最近她特別苦惱,她家5個月的寶寶總是把小手放在嘴巴里吃個不停,有時剛給孩子穿上一件新衣服,結果口水流的到處都是。
而且閨蜜還認為孩子吃手特別不衛生,上面的細菌會危害孩子的身體健康。我趕緊打斷閨蜜的話語並對她說:娃愛吃手並不一定就是壞事,而有可能是進入了口腔敏感期。
閨蜜是位新手寶媽,沒有太多的育兒經驗,對於我說的話有點似懂非懂,於是我就給閨蜜詳細的講解了一番。
何為口腔敏感期?剛出生的寶寶其實對於一些新生事物還不太瞭解,而且他們不能用語言和父母交流,所以只能透過口腔部位的觸碰來感知陌生的世界。
尤其是當生長到兩個月左右的時候,這種技能會逐漸加強,當然生長到4個月或者5個月的時候,則會進入到另一個時期,那就是口欲期。
而且此階段又被稱作為口腔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寶寶有了更大膽的行為和舉動,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動作也會讓父母特別吃驚。
口腔敏感期的表現1、 吃手又吃腳
當寶寶進入口腔敏感期,首先父母會發現他們總是吸允自己的小手,就像上面我所講的閨蜜一樣,她家寶寶就是把小手當成了美味的食物,閒來無事的時候就會塞到嘴巴里吸允不停。
而且有的寶寶還會搬起自己的小腳啃個不停,這其實都是口腔敏感期的表現,父母不用過度著急。
2、 口水流不停
進入到口腔敏感期,寶寶還有可能會不停的流口水,其實,此階段嬰兒的吞嚥能力還沒有發育到最佳時期,而啃咬東西的過程中,口腔內會分泌大量的唾液,因此才會不停的從嘴巴里面流出來。
這時父母就有可能會崩潰,因為剛給孩子穿上的新衣服又溼了一大片,而且流口水的過程中寶寶的下巴以及脖子處還有可能會產生溼疹現象。
3、 喜歡去咬人
也有一些寶寶在口腔敏感期的時候會喜歡去咬人,尤其是媽媽在給其餵母乳的時候還會被咬的疼痛難忍,其實這是口腔敏感期孩子的正常表現,當然也代表寶寶進入到乳牙即將萌發的階段。
對於寶寶口腔敏感期的吃手和吃腳現象,很多父母都會予以制止,認為這樣有細菌不衛生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但過度的干預很可能不利於寶寶的生長。
例如:限制寶寶手指靈活性的發展,剝奪孩子鍛鍊手眼協調能力的機會,最後影響到孩子的神經方面發育。
所以寶寶的吃手吃腳並不一定就是壞的事情,家長應該正確對待,可以適當的新增輔食,以此來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月齡不同,輔食新增也不一樣1、6個月
基本上所有的寶寶在生長到6個月左右的時候,父母都會為其新增輔食,只不過在這個最初新增的階段,選擇輔食的時候父母要注意,最好是強化鐵的營養米粉。
因為此時的寶寶腸胃還比較柔弱,對於其他輔食,他們不能很好的去消化和吸收,而米粉不管是從營養方面還是性狀方面更利於寶寶的生長。
但新增的時候也要注意方法,要循序漸進慢慢來,不可一次過多,最好觀察寶寶大便7天之後再逐量新增。
2、7~9個月
當寶寶生長到7個月左右的時候,已經逐漸適應米粉這種輔食了,此時為了幫助寶寶更好地度過口腔敏感期,那麼就要把其他輔食利用起來。
可以給寶寶買一些條狀物的磨牙棒,這樣不但能夠促進乳牙的萌出,還能減少口欲期給寶寶帶來的不適感,但不管是新增哪種輔食都要遵循以上那個原則,循序漸進慢慢來。
3、10~12個月
10個月的寶寶消化能力在逐漸增強,而且隨著身體的不斷長大,他們對於營養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因此從此階段開始寶寶的輔食品種要多樣化,可以是軟軟的麵條,也可以給寶寶吃一些營養豐富的肉泥。
當然,輔食新增的過程中也要遵循從泥糊狀過渡到顆粒狀,再過渡到固體輔食,這樣一步一步慢慢新增,最後讓孩子的腸胃徹底能夠接受輔食。
口欲期對寶寶來說是一個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時期,而且這也代表著寶寶在不斷長大,所以當他們吃手吃腳的時候,父母不要過度的去幹預,而是應該找到正確的方法來應對,這樣才能讓小寶寶健健康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