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讓孩子哭,是一種育兒態度,更是一種教育方式。

執筆: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昨天我們單元發生了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事件,不知道是幾樓誰家,應該是父母在批評孩子,孩子嚎啕大哭,前前後後持續了40多分鐘,聲音聽的很真切。

然後早上群裡聊天,有人說到這個事,結果跟我同單元的樂樂媽主動承認,昨晚那個“鬼哭神嚎”正是她兒子樂樂發出來的。

昨天因為一些小事,樂樂爸批評了孩子一頓,結果樂樂覺得委屈,就開始嚎啕大哭,一家人因此忙活的雞飛狗跳,氣的樂樂爸差點兒動手打人。

其實不只是樂樂爸,我們大部分家長對孩子愛哭這件事都十分頭疼。只要孩子一哭就忍不住會出現各種負面情緒,煩躁、自責、惱火。於是不管怎樣,只要能讓孩子不哭,我們就覺得問題得到解決了。但事實上,這樣做真的好嗎?未必。

不讓孩子哭,其實是在傷害孩子。

我們為什麼不想讓孩子哭?

看到這肯定有人會說,這還用問,孩子哭不是啥好事啊。我心疼啊,而且孩子哭會哭壞身體吧。開開心心的多好,為啥要哭。

在大多數父母眼中,孩子的“哭”是一種不良情緒,笑才是好情緒。所以他們希望孩子能夠儘快擺脫“壞情緒”。才會阻止孩子哭。

但事實上,在小孩子的世界裡,哭和笑是一樣的,都是一種情緒而已,並沒有好壞之分。好壞情緒之分只是我們成年人打的標籤而已。

其實孩子哭本身對他們來說並非是壞情緒,只是給我們大人帶來了負面影響,讓我們產生了“壞情緒”而已。

尤其是在外面的時候,孩子如果嚎啕起來,家長們會更緊張焦慮。因為我們潛意識裡覺得,孩子哭鬧是在暗示我們是“不合格的家長”。事實上,在多數成人眼中,我們也確實這樣認為的。

所以,我們家長只要讓孩子不哭就行,用什麼辦法都行。但其實你只是解決你的情緒問題,孩子遇到的問題並未得到解決。

不想讓孩子哭,說到底你只是怕麻煩,不想好好去處理問題。

懂得讓孩子哭,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很多人都覺得,哭是沒有用的,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這也是父母不願意讓孩子哭的另一個原因。但事實真是這樣嗎?不一定。

“哭”對孩子來說是很有用的。孩子出生時第一個要學會的就是哭,這時候孩子外界為一的交流方式就是哭。餓了要哭、渴了要哭、害怕了要哭、難受了也要哭。

很多家長覺得哭是壞習慣,可你知不知道,他這時候只是在和你溝通,除了哭他也不會別的。而如果你選擇無視,其實才是在傷孩子孩子。

你一味的制止,不去了解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那是沒有用的。

確實,很多人說的沒錯,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但肯定有細心的家長會發現,當你允許孩子哭過,釋放過情緒之後,他們往往變得更堅強了,面對問題更有耐心更有毅力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更強了。

所以,別再把眼淚說成是孩子軟弱的標誌了,尤其對於男孩來說。

孩子很多時候並非是小題大做,很可能是因為一些他們表達不清楚的情緒,和一些說不明白的事情。

換句話說,孩子遇見的事情和問題值不值得哭,不應該由我們父母判斷,而是由孩子自己說了算。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經常哭會讓孩子變軟弱嗎?尤其是男孩

這一點我可以十分肯定的說,並不會。

當父母允許孩子哭泣的時候,他們會漸漸明白一個道理,孩子有屬於自己的一塊地方,在那裡他可以釋放自己所有的情緒和壓力。比如哭泣。

而等他們哭完了、哭夠了,負面情緒釋放完畢了,面對問題他們往往會更加的堅強。更加有信心有力量。

他們會懂得一個道理,用情緒去表達自己。當他們在成長之後,為人父母時,會更有能力面對自己的嚎啕大哭的孩子。

哭過之後父母要給孩子助力一次

雖然建議允許孩子哭泣,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光看著孩子哭泣就行了。孩子在哭過之後父母應該幫助孩子面對挫折了。

我們接納孩子的各種情緒,不意味著讓孩子面對挫折就要低頭。

等到他們的情緒釋放完畢,回到平衡狀態時,我們應該給孩子助力,讓他再一次面對挑戰,想辦法解決問題。

畢竟,光靠哭真的沒辦法解決問題。

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如果哭夠了,情緒穩定了,就說明他們面對好再次迎接挑戰的準備了。但在最終成長出內心強大的力量之前,孩子還需要父母給予一些溫暖的力量。

這種來自父母的信任和鼓勵會幫助孩子更勇敢更努力。能激發出他們內心深處的真正勇氣,這比假裝堅強要有用的多。

當孩子嚎啕大哭之後,你可以用熱毛巾幫孩子擦擦臉,穩定穩定情緒,然後抱抱他,告訴他媽媽/爸爸在呢,沒關係的。之後再和他一起面對要解決的問題或者挫折。

這時候你會發現,孩子會堅強的很多,也會更有信心。這樣的經歷多了幾次之後,孩子會變得更堅強,抗壓抗挫折能力也會變得更強。

10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都是自己人、哪來那麼多事的教育理念,很容易養出“缺心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