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最近,聽說有專家說現在生育率太低,建議全國開放生三胎了。不免想到2016年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透過的“三胎政策”,距離今年已有四年之久。然而四年過去了生三胎的生育率創歷史新低。即便是開放了三胎,刺激生育的效果也不明顯,那是為什麼呢?

我認為,老一輩的人為啥願意生孩子,是因為那時候很多人養孩子都很簡單粗暴,吃得飽穿的暖就算可以了,很小就下地幹活,生個孩子是當勞力用的,萬一哪個孩子有出息了,回報家裡,就算是押到寶了。

現在的人,大部分養孩子都很精細,吃的穿的玩的就不說了,光上學就得上到十幾二十多甚至三十歲,再後來結婚、買房,花的錢更是多了去了。

這一批人,生了孩子是當做獨立的個體來看的,只是希望孩子能健康平安的長大,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行了,不求太多回報。

所以現在生孩子往往投資很大,回報卻很少,明顯是個虧本的買賣,更像是做了個公益事業……

前幾天刷到一個網紅,針對生二胎問題發表了一系列自己的看法,大致內容就是養孩子花費的精力和金錢非常的多,所以,一個孩子足以。經他這樣一核算,我瞬間也覺得自己養的不是孩子,是個金疙瘩呀。除去學校的費用,還有補習班、鋼琴班、假期出遊、演出經費、吃穿用度(對於孩子的吃穿我又不是一個節儉的人)真的是驚得我一臉冷汗······我不知道對於生二胎甚至三胎這個問題,別人怎麼看,反正與我而言我是不會再把自己往火坑裡推了。

有的人可能覺得我有點誇大其詞了,說那你看人家四十幾歲了還試管嬰兒呢。

我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那個對這螢幕和大家娓娓道來說“人生要圓滿就要有個孩子”說“你沒有兒女你就是失敗”的女人和她的愛人。曾經我為他們的勇敢和執著而感慨和感動。而今當我聽到他們對這螢幕說“我撐不下去了”的時候,我也是滿眼的心痛甚至多少還夾雜著憤怒。可是都無濟於事了,在工作之餘帶孩子的心酸和疲累讓著年齡本就不適合養孩子的夫妻倆,承受著不同尋常年齡夫妻應該承受的疲累,終於他們熬不住了,從天台一躍而下,留下了一對懵懂無知的孩子。

當然這種情況是比較極端的個例。

不極端的也有。還記得家長會上哭泣的爸爸嗎?如果不是壓力大我相信沒有任何一位父親會在那種場合失聲痛哭。這樣的壓力,我相信,他一定是不會選擇生育二胎的,更不要說三胎。

去年大熱電影《何以為家》中,主角贊恩說的一句話,或許道出了真相。

“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不要生孩子了。”

這個能力除了包括自身的健康狀況也包括自己的經濟基礎。

小主人工的狀態已經不能用“生活”,而是要用“生存”這個詞來形容了。

“生活已經餓一頓飽一頓,但父母還是一個接著一個生。”

超負荷的家庭,帶來的結果是什麼?

僅12歲的贊恩被迫要扛著重物、打雜工,為了生活,販賣體力和勞動。

11歲的妹妹才來例假沒多久,就被強行送給別人當妻子,交換回來幾隻雞作為食物。

電影呈現的悲劇就是,父母自己的生活都過得朝夕不保,卻還是自私地把孩子帶到世上承受苦難。只管種樹,卻不管澆水施肥和修剪,任其跌跌撞撞地長大,瘦弱得不堪一擊,是何其的無辜。

3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寶寶剛出生有多重,影響他的智力發展,並非信口雌黃,有相關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