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易小星
見過很多男人吐槽家中的子女和父母的關係類似這樣:“爸,我媽呢?”這句話是自己和孩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及至長大成人的孩子紛紛離開家門,去外面求學或者謀生,我們本以為可能算是孩子成人的標誌,以後就是父母得體推出孩子生活的時候了。可是沒想到的是我們依然是疲憊不堪的父母,孩子並沒有真正長大。
有沒有同感呢?好像每個人生階段,為人父母都要學習很多新情況下如何處理和子女之間的關係,比如加拿大學者傑弗裡 延森和伊麗莎白 謝菲爾合作寫作的這本《長不大的孩子與變老的我們》就是對於新的時代背景下的親子關係的一次思考和再梳理。
01子女上大學了,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緊密聯絡就可以逐步切斷了嗎我們經常會見到有很多家長給自己鼓勁說:“再堅持一下吧,等孩子上了大學就好了!”好像這樣的期盼對於很多中國的父母是一種支撐,但是事實上,孩子上了大學,我們作為父母的育兒工作就真的結束了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對於我們的子女來說,考上大學離開家是一頁新的人生篇章,這絲毫沒有什麼錯,但是忽然間放飛的孩子和小鳥剛學會飛的人生階段是類似的,他們是新的成年人,但是在心智上來說,又不是真正的成熟和剝離。
就像這本書中伊麗莎白說兩個兒子內特和威爾到大陸的另一端去上大學,作為母親的伊麗莎白也以為自己即將迎來自己的自由時刻,但是很快她就發現孩子們還是會遇到很多困惑,拿不定主意,打電話給母親求救。小到幹選擇什麼選修課程,大到財務問題和戀愛問題的精神上的引領,伊麗莎白髮現她還是不能完全和孩子們的成長隔絕開來,還是需要做一個引導式的浸入式的家長,陪伴著孩子一起長大。
這種和孩子之間的新式關係是建立在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間的和平共處,最好父母還真的可以給成年子女一些人生建議。
02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這50年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有著很大的變化1960年,美國女性結婚的平均年齡是20歲,男性是22歲,而現在女性是27歲,男性是29歲。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上升。
1960年,美國只有33%的年輕人上大學,而現在70%的年輕人都可以上大學。所以這60年來生活變得很有點和以前不同,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樣的情形下,家長的引導你可想而知有多少部分你能直接管到孩子的心上,除非你一直在學習。我們要學會和孩子的相處,互相獨立,各有空間。
03父母應該在情感和財務上對年輕人起到一定的教誨作用不管我們身處何方,我們都應該知曉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每個人的人生階段裡總有輕重緩急,將這些最重要的環節清理出來,對於我們將人生條理化非常重要。
作為父母,我們的孩子作為新成年人就意味著他們還需要我們再引領一段時間,更容易出現的問題比較容易集中在財務問題和情感問題上。
大學裡的學生談戀愛與自己的消費觀要結合起來,必須尋找與自己三觀相一致的另一半,未來的人生才可能是更為精彩的華章,反之則可能是為未來的人生埋下了一顆雷,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的雷。
而我們家長如果在這個時候能夠為孩子們掌舵,多少把握一下航向,對於孩子們來說都是極大的福音,或者說是定海神針。
《長不大的孩子與變老的我們》的兩位作者在家族裡考察了眾多子侄們的生活模式,用自己和他們相處的經驗寫出了這本對於眾多對這種相處模式尚未適應的父母們來說乾貨滿滿的一本書。
推薦,如果你也正好面對這個成長中的子女和自己相處的困境,不太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到更好,不妨看一看這本書,吸取一點別人的經驗,給自己一點啟發。(全文完)#陶子桃花源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