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從哲學角度來說,孩子的問題,是孩子找不到自己活著的意義的問題

一、為什麼孩子找不到活著的意義?

但凡是人類,都要去找自己活著的意義,為什麼孩子們找不到?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孩子在上學過程中,他們的存在意義是家長給予的,是學校給予的,是社會給予的。

為什麼會這樣?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孩子他為什麼而活著?

他肯定覺得他生活的這個世界要有意思、好玩、有趣,他要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孩子怎麼才能找到存在感?

正常情況下,孩子和同齡人在一起玩耍,他們構成各種各樣的小夥伴、大夥伴,組成各種團體、團隊,在戶外到處自由的玩耍。

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孩子成了孩子王,有的孩子跟著別人跑,大家組成了各種不同的社群,玩真實世界中的各種遊戲。

在遊戲的環節中,孩子們能夠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但是現在,孩子只有透過學習,成為班級前幾名時,他們才會有存在感。

否則,學校的老師看不見他們、同學看不見他們,他們就找不到自己足夠的存在意義。

一個人如果沒有存在的意義,他就會對自己為什麼活著而產生深深的懷疑。

很多孩子在學校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之後,他們就乾脆不去學校了,退回到家裡。

在家裡,至少父親母親可能還能看見他,他還能找到一定的存在感。

這是很多孩子社會退縮、社會逃避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怎樣給孩子存在感?

所以,解決孩子問題的關鍵,在於給他們一個存在感。

怎樣才能給孩子們存在感?

作為心理工作者,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不可能改變孩子們每天上學這種現實的境遇和狀況,我們得從哲學領域去重新思考人類到底是如何失去存在感的,透過哪些方式可以讓自己重新找回存在感。

這是哲學最重要的核心環節。

很多人只要聽到哲學就會覺得很難理解,覺得哲學似乎沒啥用。

很少有家長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考哲學專業,就是覺得學出來不知道能幹嘛。

人類為什麼會創造出哲學?

哲學是用來思考人為什麼活著的學科。

馬克思曾經說過,資本主義把人異化成了商品。

商品最大的特點是它要有價值,通過出售自己才能夠獲得價值。

所以在資本主義社會,一個人要獲得存在感,他就必須要把自己賣出去來交換,他交換的錢越多,他就越有存在感。這是資本主義社會人的存在感的一種方式。

或者人們透過購買商品,購買的商品越多,佔有的商品越多,人越有存在感。

現在青少年成長中的最大問題,在於他們只有一種可以獲得存在感的方式,而這種方式就像獨木橋。

每個班裡只有前幾名的孩子才能夠獲得存在感,那其他孩子怎樣才能夠獲得自己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證據和證明?

三、美劇《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哲學思考

《愛,死亡和機器人》系列美劇,告訴我們西方人是如何思考存在感問題的,它對我們中國是有借鑑的。

為什麼是有借鑑,而不是完全的替代?

因為中國傳統哲學有解決自己存在感危機的方式。

只是在工業革命下、網際網路革命下,中國人傳統的解決自己存在感危機的方式消失了很多,導致很多孩子也出現了存在感危機。

這就是我們要學習這一部分知識的原因。

我們透過看電影來學習心理學。

透過看電影,來了解什麼叫做哲學,以及哲學最核心的問題是人為什麼活著,我們到底如何證明自己存在著。

這個劇集的第一季有18集,我們從這18個小故事裡面來看西方人是如何思考他們的存在感危機的。

後面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會給大家對照講解,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是如何解決存在感危機的,以及當下的世界中,中國孩子或中國的成年人,他們該如何解決自己的存在感危機。

(未完待續)

6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這幾點,告訴你,產後脫髮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