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應該因勢利導,讓孩子的心理品質悄悄的發生變化,從而逐步具備平常心。

如果孩子的志趣和父母的期望不一樣,只要健康合法,哪怕是父母覺得“不務正業”或不夠“光耀門楣”,也應該允許孩子自主選擇。

畢竟,孩子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幸福與否要以他們的感覺為準。

不論他們上不上大學,選擇何種職業,父母都應該保持平常心,對子女理解和認可,絕對沒有必要為了學歷和職業弄得身心疲憊。

所以家長也不要逼孩子參加鋼琴班、美術班、舞蹈班,家長在要求孩子學特長的時候應同樣保持一顆平常心。

教育孩子的時候把握一條:孩子不喜歡學的就不讓孩子學。

鄰居小慧娟的媽媽從她參加珠算比賽中懂得了保持平常心的重要,都要孩子自己選擇。

小惠娟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媽媽請了老師教她彈鋼琴,學了一段時間以後老師告訴媽塢她很有天賦,希望加強學琴的力度。

媽媽徵求她的意見並說你自己做主。

她思考幾天說她學琴是想今後作為業餘愛好,不想把藝術作為人生的職業。

在以後的學琴過程中她很投入,多次參加學校的比賽並獲獎。

著名心理學家茅於燕教授談教育孩子時提出:父母應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

家長要明白在孩子成長的問題上,最要擺平心態的是父母自己。

孩子的智力可不超常,日後也可以不出人頭地或成龍成鳳,但孩子必須身心健康,

因為積極的人格因素和良好的品質是孩子從容應付一生榮辱、坎坷的保證。

這一切根源都是心理處於亞健康,從小沒有注意而已!願我們的孩子在今後的人生中身體和心理都能健康茁壯成長!

#育兒#

#家庭教育#

#親子教育#

8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的記憶短暫,忘得快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