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現在很多家裡都是一個孩子,自從孩子出生後,就享受著“4+2”的寵愛模式,四個老人再加上父母,所有人都圍著一個孩子轉,可以說是捧在手心怕碎含在嘴裡怕化,可是有時候太過於溺愛,對孩子成長並不好。
母女服務區吃飯照引爭議,女兒兩菜一湯寶媽只吃泡麵,網友:慣得有這樣一個場面引起網友們的議論,一對母女在服務區裡吃飯,女兒面前放著的,是媽媽精心挑選的食物,有菜還有湯,可以說比較豐盛了,可女兒似乎對飯菜沒什麼興趣,抱著手機一直玩。
而媽媽的面前只有一碗泡麵,隨便扒拉幾口將泡麵吃完,而後拿起餐具給女兒餵飯,吃飯的過程中女兒抱著手機眼睛都沒離開過,安然享受著媽媽一口一口的餵飯,直到吃飽為止。
看到這樣的照片,網友們議論紛紛,直呼:給孩子慣得!其實這個場景很多寶媽都有體會,這不就是我們日常的生活。
有的網友擔心,媽媽這麼慣著孩子,那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越來越差,將來變成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巨嬰”怎麼辦?為啥父母不能培養孩子好的習慣,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溺愛終究會“害”了孩子。
不過也有寶媽持反對意見,表示現在養孩子不都是這樣,自己不捨得吃不捨得穿,把最好的都給孩子,這有什麼錯的?
其實當父母的對孩子的愛都能理解,但太過於“溺愛”對孩子成長並不好,給予孩子太多,容易養成孩子“理所應當、不懂感恩”的問題,所以醒醒吧,真正的愛孩子,是應該教會孩子懂禮貌、明事理、知感恩。
愛應該是相互的,不是父母單方面付出!“溺愛”算是對孩子的愛嗎?我覺得不是的,這是對孩子成長的一種破壞。因為父母的溺愛,孩子沒有及時學會生活自理能力,沒有學會獨立的思考能力,沒有養成愛別人的習慣,不懂感恩、不懂分享,只會自私的佔有、丟失同情心。
父母真正愛孩子,應該是在合適的年齡,教會孩子基本的生活能力,給予孩子獨立的思考能力,教會孩子分享,教會孩子愛別人。
愛從來不是父母單方面的付出,而應該是“父母愛孩子,孩子愛父母”,父母可以為了孩子好生活,捨棄掉很多,而孩子無論是從心裡,還是日常生活的一些小細節,給父母一種愛的反饋。
哪怕是主動給你倒杯水,或者說簡單的一句“媽媽,我好愛你!”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起“富養”方式,有很多家長覺得,富養就是給孩子提供好的物質生活,這樣孩子將來才不會被外界誘惑給欺騙。其實富養的含義,不是今天給孩子買了什麼漂亮衣服,或者好吃的好玩的。
而是在一定物質基礎上,孩子精神上獲得富裕,培養孩子良好的素質,優良的品性、堅毅勇敢的性格,還有眼界和見識,這些才是富養的關鍵。
小雪媽媽囑咐:育兒這條道路任重而道遠,父母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孩子未來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一起學習一切成長,做彼此最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