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幾天前,一位同事對我說:“跟您諮詢個問題,小孩每天晚上睡覺都特不安穩,半夜突然坐起來大哭,要哄半天才能睡。

“這是小兒夜啼,也是常見病。”

“您說用看看嘛?”

“小兒夜啼有一過性的,也有病理性的。一過性的往往和一時身體不適有關,往往哭啼一次就好了。病理性的,會反覆哭啼不止,就需要治療了。”

“孩子哭得我都怕鄰居投訴了,老折騰。”

“彆著急,就過來看看,用小中藥治療,就會好的。”

“週日下午我去找您。”

小兒夜啼是指小兒經常在夜間啼哭不眠,甚至通宵達旦,或每夜定時啼哭,白天如常者。本病多見於半歲以內的嬰幼兒,也有五六歲兒童仍會出現夜啼者。患此症後,持續時間少則數日,多則經月,也有數年不愈者。

兒童長期夜啼,會影響自身的生長髮育,造成發育遲緩,出現身高長得慢,體重不達標等情況,需及早治療。

臨床驗案

男孩,2歲半,夜啼10餘日,每於凌晨1~3點鐘哭鬧不休。家長苦惱說:家裡人簡直都無法好好休息。伴有納差。指紋淺淡。診為心肝火旺。當清心肝火。

唐·孫思邈《孫真人海上方》曰:“小兒夜啼最堪憐,徹夜無眠苦逼煎。”

小朋友乃至家庭這麼痛苦,該怎麼解決呢?於是就開了個小藥方治療。

予以:蟬蛻、竹茹、茯苓、炙甘草、炒棗仁、竹葉、烏梅、鉤藤(後下)、懷山藥、淮小麥、生龍骨(先煎)、炒山楂、炒神曲、生薑1片,大棗(剝開)3個。

反饋

2日後,睡眠安好,夜啼止住。

那麼治療小兒夜啼,還有不少好方法,如揉腹法

方法:順時針摩揉腹部30~60分鐘。

功效:溫胃散寒、緩急止痛。

揉腹

主治:脾胃虛寒、積食腹痛或驚嚇所致兒童夜啼。脾胃虛寒者症見夜啼、腹脹、腹痛、面色發白、手腳發涼、舌淡苔白。積食者夜啼多見口苦口臭、大便幹稀不調、氣味酸臭,或嘔吐不消化食物,睡眠不安、翻來覆去、夜夢連連、似睡似醒等。

注意:摩揉腹部的時間要足夠長。時間短了,療效不顯。時間越長,療效越明顯。

明·周於蕃《秘傳推拿妙訣》曰:“凡遇小兒不能言者,若遇偶然惡哭不止,即是肚痛,將一人把小兒置膝間,醫人對面將兩手摟抱其肚腹,著力久久揉之,如搓揉衣服狀,又用手掌摩揉其臍,左右旋轉數百餘回,每轉三十六,愈多愈效。”

#大家健康超能團# @大家健康

3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適度的激勵與細緻的呵護一定會讓你的孩子變得勇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