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怎樣讓孩子從小懂點經濟?所謂“經濟”,最初指的是“家庭管理術”,含有謀生手段的意義。現在指的是控制與管理社會賴以生存與發展的貨幣、商品及其它資源。讓孩子從小懂點經濟,當然不是要對孩子講這些術語理論,也不是要教孩子去學習什麼經商之道,更不是要孩子棄學經商,而是要引導孩子在客觀存在的商品經濟生活中懂得財富是靠勞動創造的,還要懂得一點積累與消費的簡單道理。
其次要懂得人生的根本目標不是為了錢,但人得透過勞動掙錢,並要合理地花錢。讓孩子從小懂點經濟首先要求孩子的父母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在錢上淨化自己的靈魂,然後再用淨化的心靈去影響孩子,教育孩子,啟發孩子。如果家長視錢如命、唯利是圖或損公肥私、佔小便宜,或親友鄰里之間帷銖必計,斤斤較兩,這種錯誤的言傳身帶只會使孩子誤入歧途,陷於心理的困境,甚至於跌入金錢的陷阱,產生嚴重的後果。
(1)家庭日常的經濟生活,但必須透過勞動才能獲得酬報。當孩子開始懂事的時候,諸如此類與金錢發生關聯的事情就可以有意識地加以引導。(2)讓孩子懂點積累與消費的簡單道理。孩子長到3歲,可給他一個儲蓄罐,懂得積少成多的道理,有助於養成孩子節儉的習慣。上了小學會做加減法以後,可讓孩子幫著記帳。
對家庭的日常收支進行分類和核算,如贍養老人的生活費、家庭每月的生活費、雜項添置費、“智力投資”費、營養費、零花錢和儲蓄等等。也可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培養他成為一個精明負責的消費者,能平衡開支,避免借債,掌握一種基本的生活原則:沒有錢就不買東西,要買稱心如意的東西,就得攢錢。(3)要引導孩子警惕要教育孩子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創造財富,不勞動者不得食。人們需要金錢維持家庭金錢的腐蝕。講經濟總是離不開金錢,然而金錢並不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社會、經濟領域裡的變革對人們的生活和心理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對大多數成年人來說,一般都能用一些辯證的觀點來看待社會與自身的現狀,但是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就未必如此了。特別是當孩子發現自己與別的孩子之間存在著“貧”與“富”的巨大差異時,極易陷入心理困境。
此時,作為家長或老師更需要循循善誘讓孩子懂得現在是長知識、學本領、長身體的時候,是多方面完善自己的時候。
最後親愛的父母們,不要過多地鑽在錢眼裡,關心一下孩子的內心世界吧。“我想有個溫馨的家”是許許多多失足孩子的心聲,也是當代少年對家庭的呼籲!培養一個有經濟頭腦懂得勤儉的孩子,通常需要父母用智慧而不是用感情去引導孩子。當你的孩子逐漸懂得了工作的重要性、熱愛勞動並樹立了正確的消費觀念時,你的期望才有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