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會發現特別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孩子也會“愛面子”。比如最近小麗就碰到了一件趣事。有一次在孩子完成數學作業的時候犯了一個非常簡單的錯誤,3乘以3竟然等於6,所以導致小麗忍不住哈哈大笑。
但是孩子在看到自己媽媽笑得這麼開心之後卻委屈的大哭起來。這就導致小麗有些好奇,難道孩子也特別要面子嗎?
一、小孩子也要“面子”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進行分析我們每個人都是不斷的開始發展自我覺知,在剛剛出生的時候有很多孩子對於自我並沒有特別清晰的認識,一直等到2~3歲之後才會開始認識到自我,所以有很多父母都發現孩子在這個時期是特別調皮的。
等到孩子的年齡到了6~12歲的時候就需要樹立正面形象,從而對他們進行引導,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更加快樂的成長。而到了青春期之後又是孩子自我發展的一個高峰時期,孩子不僅對於自我更加重視,同時內心也特別脆弱。
所以說這時候孩子的自尊心會很強,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就一定要注意不能夠隨意揭短,否則很容易影響到親子關係。大家就可以發現,其實孩子也是會要面子的。然而,家長平時的很多做法都很容易傷害孩子自尊。
二、家長哪些做法最傷孩子自尊?1.事事幹預孩子
很多父母心目當中孩子的能力是比較差的,所以他們事事幹預孩子,想要幫助孩子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如果父母一直這樣做就會導致他們在生活方面特別依賴自己的父母,同時還很容易產生消極的情緒。雖然父母的這種做法看起來是對孩子有好處的,能夠幫助他們節約大量的時間用在學習上面,並且也能夠讓親子關係有所增加。
但是實際上這樣做會導致孩子沒有辦法承擔自己所應該承擔的責任,同時對於他們的創造力也會扼殺。父母這樣做,等於在暗示孩子什麼都不會,久而久之就會傷害到他們的自尊。
2.父母的行為輕浮
每一個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如果父母在平常生活中表現並不是特別好,或者經常出言不遜。這種情況就很容易影響到孩子,導致他們不會尊重他人。但是如果孩子不尊重其他人那麼自然也不會受到其他人的尊重,在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導致孩子的自尊受到傷害。
所以父母在平常面對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更加莊重一些,為孩子樹立一個正面形象。
3.忽略孩子的存在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關注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孩子為了能夠獲取父母的關注甚至會故意犯一些錯誤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如果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長時間沒有關注他們,就會導致孩子不能夠正常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交流。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在就沒有樹立自尊心了。
由於孩子的想法從來都沒有被關注過,一直是被忽略的狀態,那麼也很容易導致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並且這種情況對於農村的孩子影響會更大。
透過以上的瞭解大家就可以知道如果想照顧好孩子有很多細節是需要格外注意的,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更是每一個家長的必修課。所以在平常照顧孩子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要犯這些錯誤。
三、作為家長,應該如何保護孩子自尊心?1.父母要尊重孩子
有研究表明在孩子年齡大三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出現自尊心了,所以在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一定要做到講信用,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能夠做到,另外也要尊重他們。只有這樣才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好的教育,也能夠讓他們學會尊重他人。
2.孩子犯錯之後父母要正確對待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犯錯,不僅是孩子容易犯錯,成年人也是如此。其實做錯事情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及時改正。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這一個問題,如果孩子犯了錯誤那麼父母一定要注意正確對待,不能夠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
3.給孩子足夠的關愛
雖然在平常生活中有很多孩子總是特別調皮,讓父母感到非常生氣,但是大家也一定要注意不能忽視孩子的感情,給他們足夠的關愛。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孩子快樂的成長,也能夠讓他們不要一直叛逆。
照顧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需要格外小心的一件事情,因為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內心是非常脆弱的,所以父母一定要使用正確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給孩子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