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有一組圖片非常火。在圖片中,是一對非常可愛的姐弟,兩個孩子在地鐵上安靜地坐著,因為他們帶著一把吉他,所以在坐下的時候,就將吉他放在了身邊的位置。
但是,經過了一段時間,兩個孩子看到地鐵上的人越來越多,已經有人因為沒有座位而站著了。
於是姐姐就將吉他從座位上拿了起來自己抱著,而弟弟則是乖巧地將身子往姐姐的方向靠了靠,為的就是讓出更大的空間,方便讓他人坐下。
而同時,還有另外的一組圖片在網上流傳。其實,圖片的主題是假期出行遭遇堵車,陌生人之間的互動逗趣,以樂觀的態度對待堵車這件事。
但是,很多網友發現,在堵車的高速路段上,有很多的垃圾,很顯然這些垃圾,並不是大風颳來的,而是遭遇堵車的一些熊孩子所製造的。
不但嚴重的影響道路的衛生情況,甚至還有很大的安全隱患,畢竟這是高速,一旦不再擁堵,來往車輛的速度都是很快的,而高速下的車輛在碾到垃圾的時候,很可能發生事故。
很顯然,這裡的孩子,素質遠不如在地鐵上為別人讓座的孩子。
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孩子的素質出現如此大的差別呢?
01為什麼有些孩子素質高,有些素質卻很低?同樣都是孩子,地鐵上的這兩個孩子素質人眼可見,而高速上的熊孩子素質低下到難以言喻。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的素質差異這麼大呢?
1)父母的影響差異
對孩子影響較大的,首先就是父母了。
地鐵上的那兩個姐弟,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否有家長同行,但是在高速上的孩子,很明顯是有家長同行的。
但是面對孩子亂丟垃圾的行為,家長竟然不管不顧,絲毫沒有對孩子的錯誤行為進行糾正,也就說明了孩子的父母平時可能也是這種狀態。
如果父母的素質不高,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就很難會有一個優秀的榜樣,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負面的榜樣。
但是孩子對於榜樣的好壞其實並沒有完全自主的辨別能力,因為孩子的是非觀大多都是由家長所教育的,孩子就會認為家長所表現的,就是自己需要努力達成的標準。
那麼孩子就會努力地學習家長沒素質的一面。所以,孩子的素質到底好不好,和家長的自身表現是關係密切的。
2)家庭教育的不同
除去家長本身的素質問題,家長對於孩子的家庭教育也對孩子的素質高低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有些家長本身的素質較高,但是為什麼卻無法教育出一個同樣具備高素質的孩子呢?
一是家長可能經常難以陪伴孩子,孩子無法獲悉一個學習物件;二來就是家長的家教方式不當,導致孩子無法獲悉正確素質高低的評判標準,從而不知道什麼是素質高,什麼是素質低。
當孩子對素質高低產生迷茫的時候,家長要是不及時的進行恰當的引導,那麼孩子自然就會根據自己不完全的判斷能力來建立價值觀,而這個價值觀很可能並不正確,這就導致孩子的素質變低。
3)成長經歷的不同
每個人的成長經歷是不同的,其實很多孩子接受著同樣的教育,有同樣的價值觀,但是卻表現出不同的素質,其中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孩子的成長經歷不同造成的。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一些顛覆孩子觀念的情況,那麼就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素質形成。就比如扶老人被訛詐、讓座被告、撿到東西送還被誣陷偷盜等等。
4)生活環境有區別
很多時候,孩子由於環境所迫,不得不將自己的素質放下去。就比如生活在平民窟的孩子和生活在文化之都的孩子,一個整天面對著髒亂差,一個整天面對著藝術與文化。一個會為飽暖而發愁,一個有充裕的物質生活。
有些時候,不是孩子素質低,是孩子已經沒有了表現高素質的資本。當然,也不乏很多孩子堅守素質底線,不向生活低頭的。
02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素質?高素質的孩子都會受到人們的喜歡和尊敬,那麼如何培養一個高素質的孩子呢?
√父母要做好表率工作
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一定要對孩子起到表率作用。
父母的行為是孩子參照的標杆,父母的素質高低,將會直接影響孩子素質的高低。
所以,家長在平時一定要注意自己言行舉止,尤其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一定不要展現自己沒有素質的一面。
√要讓孩子擁有共情心理
孩子要想素質高,還需要具備一個基礎心理,那就是共情心理。
擁有共情心理的孩子,懂得換位思考,所以更能夠體會到他人的感受,素質也就會提高很多。所以,家長要想提高孩子的素質,就需要培養孩子的共情心理。
在培養的時候,家長可以使用一些提問式、場景模擬、角色互換等方式讓孩子的共情心理得到充分的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