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孩子3歲定80”這話到底有沒有根據?科學研究顯示,3歲之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科學家們透過多項研究證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3歲時生理和心理的發育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剛出生的孩子,知道餓了就要吃,沒有得吃就哭。1歲的時候,各種萌態、還有各哭鬧,讓大人又燥又憐愛,罵不得捨不得。進到2歲時,帶孩子的父母或爺爺奶奶,就得有多折騰得多折騰。特別會走路時,就得二十四小跟著牽著,一不小心就摔倒碰傷。轉變到3歲時,也差不多可以入幼兒園了,這時的孩子就會進入轉變期,也是我們要求於孩子學習進步的階段。
我家寶定2歲的時候,已跑得很快,爸媽幫著我帶孩子。每天下班回來,都看到奶奶拿著一碗軟飯,追著孩子吃,孩子跑得比奶奶還快,追到孩子面前的奶奶還不停的哄著,寶寶,再吃一口,寶貝,聽話,再吃一口。此時我家的寶寶閉著嘴,不停的搖頭。我一看,來脾氣了,就衝著兒子說,“你再不吃,以後奶奶不帶你出去玩了。”孩子看見我發脾氣,就哇哇的哭起來。
奶奶心疼的說我:“他還小,不能罵的。”我真無語了,這樣會寵壞孩子的吧。而且,那碗飯都涼了。平時我帶孩子時,我就用個塑膠的小盤,放一點飯,和孩子一起坐在飯桌上,讓他自己學著吃,不管他能吃多少,掉多少在桌面上,我都讓他自己吃。有時也吃得挺好的,可到奶奶手裡,就嬌寵蠻橫了。
孩子很快3歲了,我打算送他去幼兒園。奶奶總是說太小了,他不願意的。其實我明白老人的心思,孩子已成了他們日常不可缺少的依賴了。
國外有科學家利用靜電發射計算,對幼兒大腦掃描進行觀察。發現孩子在出生之後,由於視覺、聽覺、觸覺接受大量的訊號刺激,使腦神經細胞之間建立聯絡的速度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而且研究表明,三歲以後,大腦的複雜性和豐富性已經基本定型。並且停止了新的資訊交流,這些大腦的結構已經牢固成型。所以在3歲之前,對孩子大腦的良好刺激,有著重要的影響。
有一次,我幫兒子洗澡,他就是不願洗。我只好一邊哄著一邊講故事讓他一邊聽一邊洗澡。這時孩子才願意讓我洗。“有個小朋友叫琪琪,是個和寶寶一樣大的女孩子,她媽媽每天在洗澡時坐在旁邊給琪琪講故事,然後琪琪就自己開始用小手扭開衣服的扣子,自己脫下褲子,衣服有時脫不下,她媽媽就幫她拉一下。後來琪琪連衣服都自己拉下來了,多聰明呀。”兒子邊聽邊說:“那她媽媽為什麼不幫脫衣服呢。”“因為琪琪說要自己脫衣服,自己洗澡,讓媽媽在旁邊看著她。”
兒子一聽,大聲的說:“媽媽,我也要自己脫衣服,自己洗澡。”媽媽呵呵的笑著說:“那寶寶知道怎麼樣扭釦子嗎?”兒子立馬用小手在衣釦上轉了幾下,心急的說:“媽媽,這釦子打不開,”急得兩個小腳不停踩地板。“寶寶別急,媽媽來教寶寶怎麼樣扭開。”“先把一隻手放在衣服上,另一個手按住釦子往裡面一按,釦子就出來了。”寶寶很認真的低下頭,然後自己用小手按我剛才教的方法,果然釦子全部解開了。我開心的親了兒子一下,寶寶興奮的大叫:“我自己會脫衣服了。”
驚奇3歲孩子的超強能力吧,你以為孩子的能力 是與生俱來的。其實這是孩子後天學習得來的。你怎麼樣引導他,他就會跟著一步一點的完成。
孩子平時喜歡問這問那的,有些家長會很用心的解釋給孩子聽,孩子就越想知道更多。而有家長就很沒有耐心,孩子一問,就會敷衍過去,又或是不耐煩的告訴孩子,等你長大了,就會知道的。這樣孩子的心裡就會不高興,也會讓他斷了想學習的好奇心。
3歲的孩子的大腦,就像一塊海綿,對周圍的事物可以不加思索的照單全收。所以這個時候大人的言辭,舉止,都是孩子模仿的物件。如果父母能在這個時候引導孩子向好的方向發展,孩子就會樂於朝著父母欣賞的方向成長。
所謂的3歲定80歲,也有其根源所尋,2到3歲也是孩子的一個叛逆期,是孩子獨立意識的關鍵轉折期,所以在他身邊的父母及親人,都是他能模仿的物件。正如老百姓有個常用語:“孩子跟誰長大,就會像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