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可能延續到一生。
很多人雖然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但依然身陷其中,無力擺脫。這是因為我們的"本能"常常會複製著自己童年的反應模式,我們卻不自知。
為什麼一些父母認為打罵孩子是為了孩子好,逼孩子做一些他們不喜歡的事是對孩子負責?
為什麼一些父母會吝嗇於對子女的付出或者在物質上過度滿足孩子?
為什麼父母對孩子的暗示總是那麼靈驗?
為什麼父母的一些好心好意做法反而害了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父母教育我們過程中的一些不合理行為與做法進行合理化,並將這種教育模式複製到我們的孩子身上。
這些模式會變成一種條件反射。如果我們有個不幸的童年,我們會對這種條件反射感到厭惡。我們可能會有意採取與當年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截然不同的做法來避免給孩子傷害,卻不料反而再一次傷害了孩子。
那麼,我們到底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童年的錯誤不再延續,讓我們的孩子擺脫我們原生家庭的影響?
在法國塞西爾.大衛-威爾的《超越原生家庭的養育》中,作者以自身經歷以及與治療師交流中收集的許多案例,提供了很多有意義的經驗與思考,下面就幾個點來說說。
父母的一切言行與情緒,都在塑造著孩子。大衛-威爾說,孩子的天性是模仿和順從,對孩子而言,父母的情緒就是命令。
孩子一出生便能夠感知周遭的情感氛圍,特別是母親的情緒狀態,進而感知一切。孩子的這種神奇的能力天賦,是為了更好地適應他所依賴的人。
例如,一個18個月的孩子跟母親在一起的時候,他每天要睡18個小時,但跟父親在一起的時候,睡眠時間就變得很正常。這是因為媽媽有精神分裂症,而孩子感應到了,他知道媽媽無法與自己互動,同時為了自己的安全考慮,他不會去刺激媽媽。
又如,有一個媽媽向她七歲和五歲的兩個孩子隱瞞了家中狗狗去世的訊息,幾天後她送孩子們上學的途中,卻驚訝地發現孩子竟然在悄悄討論這件事。原來他們以為媽媽還不知道狗狗去世的訊息。
大人以為可以對孩子隱瞞事實來保護孩子,實際上恰恰相反。
當孩子親耳聽到父母確認自己的所感所知時,就能夠安心專注於其他事情。而隱瞞,會讓孩子覺知到不對勁,併產生內疚感,覺得"這是我的錯"。這種負罪感直到成年依然無法擺脫。
每個孩子都會認為,自己對父母的情緒和不適感負有責任,甚至為自己編造父母的苦衷。就像上面孩子一樣,認為"父母並不知道狗狗已去世"。
孩子天生忠誠於父母。如果父母告知他們的資訊與自己的感受不吻合,孩子會選擇忽略自己的感受來接受父母告知的資訊,或者通過壓抑自己的感受來阻止痛苦的蔓延。
這樣一來,孩子不僅與自己的感受割裂了,同時也失去了判斷自己心理健康的能力。這種缺失往往會伴隨他一生。
對孩子而言,父母的情緒就是命令。因此,如果孩子表現出了令人不安的行為,父母最好審視一下自己的恐懼和無意識的慾望,因為很有可能孩子只是在迴應你的情緒。
例如一位媽媽經常抱怨自己的兒子焦躁,愛哭,矯情,其實是因為孩子感受到了他的情緒。因為這位媽媽是一個情緒化的媽媽。
另外,孩子無法分辨父母說話時的細微差別和絃外之音。
當父母驚呼"你會摔倒"時,孩子就真的摔倒了。孩子能感知到的不是父母每個詞的含義,而是父母的情緒。他會將父母的消極情緒理解為一個要他失敗的命令。而將父母的積極情緒理解為一個要他成功的命令。
父母可以做什麼呢?
警惕我們的本能直覺我們都活在童年的影響之下,深受到了父母當年對我們所持態度的影響,這種傾向構成了"本能"的主要部分。本能,是我們的過去所遺留下來的無意識的習慣性動作。
我們的一些糟糕的無意識行為,常常是我們一掃而過而過的直覺與本能反應。它使我們從1000個人中選出了那個唯一的不靠譜的人作為伴侶,或使我們對孩子採取了當年父母對我們所採取的最糟糕的態度。
遺憾的是,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中,依靠的常常是自己的第一本能反應。他們跟隨本能時,越感到與自我和諧統一,就越不會懷疑自己在育兒方面的分析判斷能力。
本能會引導他們重複自己父母的行為,這種本能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刻在了自己的無意識中,成為了顯而易見的事實,因此,他們很容易認為本能是合理的。
這些父母不會反思自己為人父母的表現,主要原因在於,他們缺乏做出自我反思與改變所必須的參考系,因為他們的參考系是自己的父母,他們曾經也是那樣做的。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常常會預設自己教育方式的合理性。
打破這種模式的關鍵是:警惕我們的本能直覺,學會反思。
不斷地反思上一輩對自己行為的影響,這樣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對抗並挫敗這種複製行為。
比如,一位媽媽強迫女兒每天必須喝一杯牛奶, 一位父親要求孩子每天必須在8點睡覺,他們堅定地認為這是為了孩子好,後來他們經過反思,發現這些都是童年時父母對自己的要求。
當我們對孩子的某一個細節特別在意和糾結,並不能變通時,就要注意反問自己為什麼。我們就會發現,這樣的規定與孩子的成長無關,而與我們的父母當年對我們的規定有關。
這一傾向會嚴重影響我們的教育方式,也是造成我們緊張、憤怒甚至表現暴力的根源。
父母的恨意常常在無助的時候流露出來。比如,當我們無法阻止孩子的某種情緒或行為時,我們就會產生恨意。這種無助感催生的暴力還會使我們恐慌和內疚。
怎麼辦呢?
一種方式就是:表達。
將暴力用語言表達出來,能削弱暴力的強度,並阻止我們付諸行動。
了解我們童年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童年的某個具體場景再現時,它們就會觸發我們的條件反射。為什麼呢?
有一個答案是:習慣。
沒有任何人能夠徹底擺脫自己小時候所模仿的行為,通常,這種模仿還涉及到我們的傳統習俗和我們文化的各個方面,告訴我們,我們是誰。
所以,了解我們的童年很重要。
當一個孩子不理解自己身上所發生的事情時,被無法掌控的情感所糾纏時,他體會到更多的是事態的嚴重性,而不是自己當下的困惑。所以,他只會壓抑自己的情緒。
暴力的父母會告訴孩子,打他是因為愛他,因為他犯錯了。甚至有的家長從不向孩子解釋自己的暴力行為,這會使孩子更加困惑,因此給孩子帶來的痛苦,可能會折磨他的一生。
如果家長勇於承認自己的過錯,或有些更好的家長向孩子道歉,他們就能給孩子一個很好的機會來治癒父母強行給他造成的創傷。
孩子常常會認為父母總是對的,所以當他自己感受到的事實與父母的描述不符時,他就會認為自己是錯的。因為孩子愛父母,並期待從父母那裡得到愛。
面對施暴的父母,孩子模糊了自己的認知,認為父母打自己是對的,父母才是有理的一方。因此,成年後的他需要回到過去來弄清楚事實。
如果我們總是為父母辯護,認為父母打我是有理的,是為我好,就會把這種暴力模式複製到我們的孩子身上,就會造成這種複製的惡性迴圈。
怎麼辦?
承認痛苦,只要痛苦沒有得到承認和表達,它就會繼續發作。我們要特別留意自己那些無緣無故的反覆行為,這些行為很有可能就是童年留下的痕跡。
還有一個童年情緒是怨恨,它常常在我們試圖給孩子我們兒時得不到的東西。這可能會形成我們對孩子的詛咒。
我們在童年經歷了不公平的缺失,可能會在無意識中讓孩子體驗同樣的缺失,或預言孩子將經歷同樣的缺失。
比如我們受過窮,就見不得孩子花錢享受。我們會用諸如"他沒有任何理由比我擁有更多或比我做得更好"來為自己的行為辯護。
作者告訴我們:
不順從父母的做法才是徹底的、有益的,也是唯一有效的復仇辦法——通過超越自己的憤怒而不是將憤怒發洩在孩子身上來擺脫自己童年的陰影。
打破複製的惡性迴圈一些人長大後,可能會與父母反著來,因為童年的經歷令他們恐懼,不想讓自己成為與父母一樣的父母,所以遇到父母做的糟糕的地方,便反其道而行之。
但是,這是很難做到的,相當於與自己的潛意識鬥智鬥勇。更重要的是,這對孩子未必全是好事。
比如,有的父母從不強迫孩子做任何事,甚至允許孩子在過馬路時不牽著大人的手,理由是他們自己小時候就因獨自過馬路而被斥責過。
再比如,一位從小被家裡剝奪了學習音樂機會的母親,逼迫自己的兒子學習彈鋼琴。因為她認為這是為了孩子好。
他們的這些想法其實都是圍繞他們自身的經歷與想法需求,跟孩子的興趣與需求沒有任何關係。實際上他們所做的,與父母曾經做過的,是一樣的事:無視自己孩子的意願。
那要怎麼做呢?
跳出複製過去惡性迴圈的唯一辦法是,淨化和過濾我們童年經歷中的糟粕,只傳遞出其中積極的一面。
一、回憶童年中積極的部分;二、承認虐待。
做到第二點很困難,很多人會說"這不是發生在所有人身上嗎?"或者是因為"時代的不同"。
將這些經歷表達出來後,我們的內心才會得到平靜,為過去的事翻篇做好準備。
三、撫慰受傷的小孩
撫慰我們心靈的有效方式,就是安撫自己內心住著的那個受傷的小孩:
在心中重現童年中帶給我們留下深刻烙印的那些情景,我們想象自己是當年那個自己的父母,用成年的眼光來判斷童年帶給我們的痛苦、罪惡感或無能感是不是合理的。
再看看作為能夠給予孩子保護和愛的父母,在相同的情況下會如何安慰當年那個孩子。對自己說出當時想從父母那裡聽到的話,並像當初希望的父母態度來對待自己。
這樣,我們就在以一種象徵性的方式來扮演一個好家長的角色,在內心糾正了父母當年所犯下的錯誤,同時包紮好自己的傷口,減輕了我們的悲傷與困惑。
超越原生家庭,成為更好的父母,需要我們付出更多艱難的努力。大衛-威爾對這部分提出了許多比較實用的分析和建議。比如,與孩子建立聯結,向孩子證明我們很重視他,放棄成為超人等,由於篇幅的原因,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沒有最好的養育,我們都是在不斷學習與反思中成長的。超越原生家庭很難,但可以做到。願我們都能從中得到啟迪,成為超越原生家庭養育的更好的父母。
致力於教育領域優質圖文創作,與大家一起成長,讓孩子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今日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