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心目中的驕傲”。
不過,現實卻狠狠打了自己的臉,這種被打臉的原因不能怪孩子,要怪只能怪,父母親自給毀掉了孩子的未來。
不管家裡有男孩還是女孩,他們小時候都會被貼上“調皮搗蛋”的標籤。
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孩的身上依舊是“調皮搗蛋”,而女孩的身上是“文靜乖巧”。
正是這些“性別刻板印象”,很容易把孩子給毀掉,父母卻還認為自己的做法是對的。
父母滿心是愛,卻也滿口都是傷害6塊錢現在能做什麼?
可能連一碗麵都吃不了。
不過,有一位13歲的小男孩卻靠著6元錢吃住了6天。
出走時身上僅有15元,坐公交車花了9元,剩下的6元錢買礦泉水和餅,然後躲在車庫裡就這麼一直待了6天,就連被子都是在垃圾堆裡撿來的。
在派出所裡,他的媽媽痛哭著抱著他,並且說道:
我們真的很愛你,只是方式用錯了,在這裡爸媽跟你說聲對不起。
所以說:愛與會愛,真的是兩件事。
小時候,父母總會時不時的冷嘲熱諷,美其名曰是在為你好,可是,孩子自己卻感受不到一絲的愛意。
兒童心理學家阿黛爾法伯曾說過:千萬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所以說,毀掉一個孩子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常對他說這些話打你,是因為沒有放棄你
一般來說,不管男孩還是女孩,小時候應該都被父母用“棍棒教育”的方式打過。
打過之後,父母還會安慰說:打你,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放棄你,還想管你。
雖然說,孩子小的時候很叛逆、不聽話,但真的非得用“棍棒教育”的方式去打孩子嗎?
父母的傳統觀念裡:孩子不聽話,就是要打的,不打不長記性。
不過,捱打著呢會讓孩子長記性嗎?
就像《家有女兒》中張一山扮演的劉星一樣,雖然他每次都氣到媽媽劉梅要打人,可是卻沒有一次真正的打孩子。
心理學家巴甫洛夫曾做過一個實驗:在給小狗餵食物之前,會先亮起紅燈和搖鈴鐺,久而久之,小狗便形成了調角反射,每次只要看見紅燈或者聽到鈴鐺聲就會以為自己要吃飯了。
這個實驗結果告訴我:會把習慣變成一種條件反射。
因此,當孩子經常被父母“打”,在孩子的心裡會慢慢的形成一種條件反射,心裡會出現陰影,甚至容易讓孩子變得敏感又自卑。
男孩子不能哭
家裡是兒子的父母,一定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男子漢不能哭。
一般的父母通常認為,哭是女孩子的專利,一個男孩子為什麼要哭?又有什麼好哭的?
所以說,在看到自己兒子哭的時候,父母不僅不會去安慰孩子,反而會他進行批評。
父母之所以會這樣,其實是性格上的偏見,要知道,不管男孩還是女孩,生下來就都會哭,而且哭是他們情緒表達的一種方式,不應該剝奪男孩子哭的權利。
哭是一種宣洩,是一種發洩,不管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都要想辦法把自己內心的負面情緒宣洩出來,而哭就是其中一種方式。
孩子要有孩子的樣子
男孩要有男孩的樣子,女孩要有女孩的樣子,這是家長經常對孩子說的話。
如果一個男孩學會化妝,喜歡粉色,喜歡跳芭蕾、甚至喜歡針線活還有點娘娘腔,這種與性別不符的表現,會讓父母有些頭疼甚至是憤怒。
男孩子沒有男孩子的樣子,女孩子沒有女孩子的樣子,孩子沒有孩子的樣子,父母是無法忍受的。
父母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其實也是“性別刻板印象”所造成的的,而這種想法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限制,甚至是毀掉孩子的未來。
出現這種現象代表著什麼?為什麼家長們就不能好好說話呢?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這種現象又代表什麼?
各位父母要知道,一個人說話時,55%是由態度、肢體和麵部表情決定的;38%是由語氣、口吻決定的;僅有7%才是說話的內容。
所以說,家長跟孩子說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態度和語氣。
當父母對孩子說以上這些話時,好好的親子關係,便會被出現裂縫。
好好說話時父母給孩子最大的尊重,好好說話也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
願天下的父母,可以找到正確愛孩子的方式,也能用正確的方式跟孩子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