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在很多家長為了青春期的娃而犯愁時,有一部分家長也不好過,他們看似帶著超級可愛的寶寶,卻經常被折磨著。

由於理解能力不強,家長無法跟他講大道理,這就是讓全世界父母都怕的“2歲娃”。

遇到兩歲娃,父母無奈“認輸”

李女士一直一個人帶孩子,身邊有人勸她找一個人搭把手,因為孩子快2歲時會非常難帶。

李女士覺得兩歲的孩子沒什麼能耐,憑她的身高和力氣,完全可以震懾住女兒,可現實沒有想的那麼簡單。

寶寶大概在兩歲半才開始有磨人的表現,之前林女士認為兩歲只是嚇唬人的說法,並沒有心理準備。

漸漸地孩子每天要求特別多,吃飯要坐在爸爸媽媽中間,每天要抱著自己喜歡的玩具睡覺。

想管一管女兒卻覺得孩子沒做錯什麼,只能向女兒“認輸”。為何孩子會有這樣的變化?我們要提到一個階段——terrible 2,可怕的兩歲。

讓全世界父母都怕的“2歲娃”,是怎樣折磨人的?

心理學家將2-5歲左右孩子出現叛逆行為,稱為第一反抗期。這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個正式的叛逆期。

這一階段的孩子新聞有幾個明顯的表現,並非不聽話那麼簡單。

1)每天不停地說“不”

處於第一反抗期的寶寶,每天常說的字就是“不”,不要、不行、不吃,從前像綿羊一樣聽話的乖寶寶學會了拒絕。

如果家長強迫他去做某件事,寶寶可能會哭鬧、發脾氣,似乎在挑戰父母的權威,但這種情況值得恭喜。

孩子懂得拒絕證明他的自我意識漸漸成熟,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習慣,並判斷周圍的環境和人是否對他友好。

2)變身“強迫症”

兩歲左右的寶寶開始有特別嚴格的要求,希望物品以自己喜歡的順序擺放,對先後排名特別在意,並重視物品歸屬權。

明顯的表現就是電梯必須某個人先進,爸爸不許碰媽媽的物品,想要的東西必須得到,不達目的不罷休。

3)學會了“逞強”

兩歲左右的孩認為大人做的事情他也能做到,覺得自己很厲害,心智逐漸成熟,但身體條件有限制的他著活動。

處於叛逆期的兩歲寶寶,還會有一種讓家長哭笑不得的行為,總是在大人面前逞強。寶寶開始自己嘗試穿襪子,往杯子裡倒水,甚至嘗試炒菜做家務。

每件事情都做不好,卻不允許家長幫忙,更不允許別人嘲笑或者批評他,直到最後他來找父母幫忙。

在他嘗試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多麻煩,比如弄撒水、打碎杯子,但他們的獨立性卻在不知不覺中變強了。

怎樣與2歲的孩子和平相處?

別看他們年齡小,但相處起來也需要很多小技巧,主要注意以下幾件事。

在寶媽中經常提到這樣一句話:你以為你以為的都是你以為的嗎?孩子的思想天馬行空,當你覺得孩子不講理時不妨仔細想一想:孩子這麼說是為什麼,或許真的有些道理。

兩歲的寶寶不聽話,不一定是對父母有意見,主要是想“說了算”。我們可以把選擇權交給孩子,但選擇範圍由我們掌控。

比如把你現在必須去睡覺,可以換成你今天想睡小床還是大床?孩子會毫不猶豫選擇自己喜歡的,而不是在糾結睡不睡。

糰子媽心裡話:

我們雖然要幫助兩三左右的孩子找到自我,但也要有原則和底線。錯誤,有危險,不尊重長輩等事情,不能因為年齡小就可以隨便做,孩子需要明辨是非。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2歲時有什麼表現?

5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兒童畫教程 | 啟智手工和趣味線條畫《一碗香噴噴的龍蝦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