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教育孩子一直有著“慣子如s子”一說法,在溺愛的環境下成長儘管孩子會生活得一覽眾山小,但承受能力方面卻非常脆弱、甚至離開家之後連生存都是問題,溺愛孩子同時也會成為教育孩子路上的絆腳石,都說水能載舟也是覆舟教育孩子也是這個理兒。

溺愛孩子儘管會讓孩子生活在鑄造的幸福裡,但現實社會里是沒有童話世界的夢、也終有醒來的那一天,教育孩子就應該讓他們認清現實,擁有更堅強的心態去面對各種挫折困難,每一個優秀成功人士的背後都會經歷無數磨難,在每一次實踐當中擁有更強大的生存能量。

簡單地說父母的愛就是一把雙刃劍,不想讓孩子在水裡覆舟以下8個溺愛行為就不要再做了:

1、特殊待遇

在優秀的教育裡,父母一定要記住不管孩子是男是女,身體素質強、還是身體素質弱,都不要讓孩子在家庭裡面擁有特殊的待遇,生活困難成長不公的孩子有很多很多,但往往不搞特殊待遇的教育會讓孩子在逆境當中成長的更茁壯一些,曾經有個7、8歲盲女的出鏡影片觸動了我的內心,這個小姑娘多年來獨自上下學,內心既要承受黑暗的恐懼、又要做好隨時應變不確定因素的危險。

媽媽呢?她只能含著淚水、擔著心偷偷在身後守護著,即便是遇到了危險也忍住不上前幫忙,而是請求陌生路人上前詢問女兒是否需要幫助,這樣的堅持是為了讓孩子更堅強一些,一句“我怕她有了一次依賴後、以後會變得越來越脆弱”瞬間讓人淚奔,不搞特殊待遇可能缺少人情味,但也是符合現實的生存規則,孩子未來到了社會上可不會享受特殊待遇,生活的輕鬆安逸也完全是靠自己實力創造的。

2、當面袒護

如果說不搞特殊待遇是為了讓孩子更堅強一些,那麼不要當面去袒護就是維護孩子更獨立一些了,母雞護小雞這是本能、父母護犢心切也比較常見的無理由溺愛,但護犢心切也是一把雙刃劍,在合適的時候出鞘還能發揮寶劍的光輝,如果孩子是主要犯錯方的當面袒護就是屬於助紂為孽了,也很容易讓孩子在父母的精心護養下,如溫室裡的花朵一樣經不起風吹雨打。

孩子受委屈、或者在某件事情上被眾人排斥了,作為父母一定要儘可能地選擇旁觀,即便是有心袒護也要體現在讓孩子自己去想辦法挽回對自己有利的場面,比如孩子是主要犯錯方被眾人排斥了,我們要告訴孩子“承認錯誤才是最勇敢的好孩子哦”,讓孩子正面接受自己不想面對卻又不得不面對的事情,這就像是方向指引一樣找對方位就會豁然開朗。

3、太輕易滿足

在嬌慣孩子比較常見的慣子行為裡,太輕易滿足孩子很容易讓他們享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輕鬆生活,但生活現實告訴我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都不是生活裡的輕鬆,孩子小的時候有多輕鬆長大之後就有多艱難,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孩子上了大學還不會洗襪子和自理能力。

現實生活中就有一真實故事,故事裡的主人公從小是一個學霸,求學履歷也相當豐富,但因為從小“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成長軌跡,讓這位學霸考研而學校又禁止陪讀的情況下原形畢露,幾乎0基礎的自理能力也很快就被學校“勸退”了,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不管孩子有多優秀都不要輕易滿足TA,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哪怕一點點小成就都會讓孩子樂滋滋。

4、 “孩子還小”

現實生活中“孩子還小、長大就好”的教育觀念也比較常見,前些日子熱播劇«愛的釐米»裡的關震雷,就是生活在“孩子還小”的成長軌跡下,每一次闖禍關父關母都像是“被請家長”一樣接受批評,尤其是關父那句“這孩子還小,你多擔待一下”總是讓人忍不住呵呵笑,在現實生活裡從來不會因為你小、你弱就讓著你,相反的是弱者往往被欺負得更緊、淘汰的也更快。

5、央求孩子

除了“孩子還小”的溺愛會讓孩子長不大之外,父母愛得卑微也會讓孩子停留在當下生活裡“不願意”長大,我們可以自我檢討一下,是不是有些父母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為了孩子好會卑微地央求,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的時候是不是“你吃一口嗎?來,聽話”、“寶寶乖,你吃一口,一會我給你買xxx”,這樣的央求看似是為了讓孩子多吃飯、成長得更好一些,實際上在央求下往往愛得卑微、孩子也享受這種被高高抬起的姿態“不願意”長大。

6、害怕哭鬧

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個複雜又慪氣的事情,那些說什麼都聽、目光呆滯的孩子往往會更讓父母擔心一些,孩子的成長本身就是在哭鬧、頂嘴和叛逆當中展示他們不一樣的活潑,有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害怕自己的娃哭鬧,實際上這是屬於情緒上的排斥,這種情緒也很難將孩子教育好,甚至在情緒易燥裡孩子還會因此受傷太大,允許孩子哭鬧也就是允許他們散發天性,在獨立堅強裡促使自己的實踐能力越來越優秀。

7、“管家婆”父母

在教育孩子裡您是“管家婆”父母嗎?在如今的“起跑線”標杆裡,越來越多的優秀都是在時間緊綁緊的安排和訓練裡,孩子們的學習甚至比上班都要疲勞、超負荷成長,他們沒有玩、也沒有放鬆的時間,“管家婆”的父母看起來會讓孩子的成長之路更順暢一些,實際上也是在剝奪孩子自由、獨立的權利。

如果說卸下“管家婆”的身份可能很多父母會不放心各種擔心,擔心孩子一步基礎沒打好、就步步落後了,實際上這就是對孩子的一種不信任,不管是生活、成長還是孩子的教育,人比人往往都是能夠氣si人,人無完人、也不可能在人群中真正成為一覽眾山小那樣高高在上的主宰,接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才是生活的安逸,如果我們不卸下“管家婆”的身份又怎能發現孩子的優點呢?

6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BangMoms|產後是很神奇的時期,是女人美麗的全新的起點